新型UMPC再掀波澜

时间:2022-08-17 02:26:16

自打问世以来,PC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不断小型化。去年问世的UMPC继承了这一传统,对于未来也有着更大的野心。

显然,尽管还未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反响,但是UMPC(超便携电脑)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电脑制造商的青睐。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英特尔IDF 2007(信息技术峰会)上,超出10家厂商展示了自己的UMPC,与去年IDF 2006上仅有3家厂商摆出样机形成鲜明的对比。

各方发力共谋市场

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广UMPC,英特尔使用了其一贯的手段――成立联盟。在本次的北京IDF 2007上,英特尔牵头成立了移动互联网设备创新联盟,第一批联盟成员包括华硕、HTC、COMPAL、明基、Inventec等7家,联盟的主要目的自然是推广UMPC。虽然第一批联盟成员仅有7家,但是在此次IDF上展示UMPC的厂商远不止这几家,包括海尔、爱国者等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UMPC新品。新的UMPC产品不仅在性能和功能上得到了加强,产品的外观设计也颇为不凡,譬如海尔展示的UMPC新品便有几分索尼掌上游戏机PSP的风采。本次IDF的大会主题,也有意无意地点明了这一点:多重动力,携手创新。在英特尔寄望的“多重动力”里,UMPC理应是汹涌澎湃的一波。

借助全新的迅驰四代平台,本次IDF 2007峰会上推出了许多高性能的UMPC新品,其中不少产品所蕴含的创新意义,似乎也在有意无意为UMPC指点一条明路。譬如华硕的迅驰四代UMPC就拥有GPS全球定位系统,并且首次在UMPC上配置了指纹识别系统,还能外接键盘和鼠标,克服了以往UMPC商务和桌面办公较差的弱点,极大迎合了经常需要出差的移动商务人士的需求。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全球第一款UMPC产品的三星并不在第一批联盟成员名单中。自去年其Q1 UMPC以来,三星对该产品倾注了大量心血,在CES 2007、CeBIT 2007等诸多展会上,均将三星Q1 UMPC置于展台上最显眼的位置。苦心经营一年有余,三星Q1 UMPC取得了10万台的销售业绩,三星也一举确立了在UMPC市场领域的领先地位。然而,与2006年传统PC市场2.4亿台的规模相比,UMPC市场还是太小了。三星对此似乎不以为意,最近又推出了四款Q1的后续产品。其中,Q1 Ultra-V预装了Windows Vista家庭版,售价为1199美元。更为重要的是,与去年的Q1 UMPC相比,新产品的电池续航时间由1.5~3个小时延长到4个小时以上。

其实,在对UMPC的推进过程中,英特尔的对手们也发挥着作用:尽管市场上一直很难见到配备AMD处理器的UMPC产品,但是其产品线中却不乏能够支持UMPC的处理器。这就让英特尔时刻有一种“芒刺在身”的感觉,不断加快部署步伐,以期达到“跑马圈地”的目

的。而威盛则不断为一些UMPC产品提供处理器,在该领域内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硬件软件两手出击

在这次峰会上,英特尔确认了定位于UMPC之下的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平台。这一开发代号为McCaslin的产品,现在被称作英特尔超移动平台2007(Intel Ultra Mobile platform 2007),它将被应用于UMPC和MID平台。其中,MID很有可能采用600MHz的A100处理器,而UMPC则会采用800MHz的A110处理器。A110和A110处理器基于90纳米制程,拥有512KB二级缓存和400MHz前端总线,热量设计功率(TDP)仅为3瓦。新的MID/UMPC平台将采用945GU Express芯片组,搭配ICH7U南桥,芯片组内置了GMA950图形核心(最大分辨率1024×768,外接设备最大分辨率1280×1024),提供1条PCI Express接口,最高支持1GB DDR2内存。

英特尔和微软,一直是UMPC最积极的推动者。虽然英特尔始终没有为UMPC设计生产专用的处理器,但是它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各种场合为UMPC造势,并且其现有的多款超低电压版处理器也确实能够满足UMPC的基本要求(这些处理器如果能在功耗上进一步降低当然会更完美);微软也没有为UMPC度身打造专门的操作系统,不过由于多数UMPC使用了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操作系统,因此能够在Windows XP系统下执行的程序都能运行在上面。

2008年,英特尔将推出基于45纳米制造工艺的芯片Silverthorne,该产品仅有一枚硬币大小,却具有耗电很低、性能强大的特点,一些业内人士均认为它将在UMPC中大展身手。英特尔也在本次峰会上确认,Silverthorne将用于UMPC 2008平台。微软虽然没有明确公布其未来移动操作系统的发展目标,却在一份声明中称:“微软相信UMPC的前途,它在Windows生态中占有重要地位。微软将继续与包括英特尔在内的硬件合作伙伴合作,让人们便捷地上网、分享娱乐以及组织文件。”

对于UMPC来说,仅有操作系统的支持显然是不够的。在应用软件方面,英特尔也希望有更多的厂商加入进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UMPC似乎引起了应用软件厂商的关注,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软件已经开发出了UMPC专用版本。以网络电话软件Skype为例,日前TOM在线就宣布,其Skype中国团队已经为英特尔的UMPC平台专门开发出一个经过优化的TOM-Skype定制版本,而英特尔也将全力推动该定制版在UMPC平台上的大面积预装。

开源系统崭露头角

同样是在IDF 2007上,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几款安装了中科红旗Linux操作系统的UMPC产品,这些产品大都搭载了4.5到6英寸的屏幕,分辨率从800×480到1024×600不等。在此之前,基本上所有的UMPC都采用的是微软Windows系统――或是初生牛犊的Windows Vista,或是老当益壮的Windows XP,或是大器晚成的Windows Mobile。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采用开源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UMPC的综合成本。不过他们同时也认为,UMPC安装使用Linux的前景并不明朗,一如PC安装Linux系统一样,仍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尽管中科红旗在IDF2007上展示了UMPC产品,但是在面对该种产品何时上市这一问题时,相关人士均是三缄其口。

可能是出于安慰微软的目的,英特尔官方将安装了Linux的UMPC称作MID,但是在产品形态上这两种产品并没有明显的不同。MID的硬件规格,也完全可以满足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要求,并非只能运行Linux。英特尔方面表示,UMPC面向的是专业移动和商业用户,而MID则是面对普通消费者和业余专业者。英特尔的说法稍嫌牵强,但是它的表态无疑是开源社区的一个好消息。

从目前的产品形态上来看,UMPC不能当作手机来使用,但是在手机巨头诺基亚的努力下,这一隔阂似乎也正在被打破。前不久,诺基亚正式了N800手机。这是一款使用了Linux系统的移动设备,它也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一款经济版的UMPC,价格远远低于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UMPC产品,售价仅为369美元。虽然诺基亚N800由于没有配置硬盘遭到了一些传统用户的质疑,但是它能通过SD卡插槽最高可扩充至4GB的存储空间。专家认为,使用闪存作为“硬盘”已经成为PC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因此N800的做法无可厚非,也许这将会是UMPC在未来发展中的必经之路。

尽管UMPC在市场上尚未出现“井喷”的迹象,但是众多厂商的跟进已经显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苗头。作为一种新型移动计算设备,这只是UMPC迈出的一小步。在包括应用、性价比等在内的诸多方面,UMPC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康翔)

上一篇:Vista六周内销量超两千万 下一篇:IDF中国创“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