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时间:2022-08-17 02:12:21

浅谈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以现代化管理学为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其核心是发展档案业务,提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造福于各行各业。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客观需要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的一场革命,是传统档案走向现代档案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益处

档案信息化的益处主要有以下方面: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计算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得到物尽其用;信息化电子档案能够代替原件使用,保护档案原件,避免因频繁的整理、调阅对原件造成的损坏,同时可以对原始档案进行永久性真空密封保存,更好的保护档案原件。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档案信息电子化,还可实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这样就扩大了档案信息的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

第一,档案信息化,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信息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二,形势发展的需求。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一般档案馆都藏有数十万卷档案资料,数百万件档案文件,是本地区最丰富、最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库,这样一大批浩如烟海,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利用,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就失去了档案留存的意义。近年来,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光盘所取代或更替,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馆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那就是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和利用手段,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第三,社会强烈需求。当今,人们的时间意识越来越强,领导做出重大决策需要迅速、准确;各职能部门工作查考要求快速及时;社会广大公众对档案信息需要量不断增加,那么要了解这些详细内容恰恰只有档案馆才是最全、最新、最直接、最方便的一个场所,这就迫使档案馆这个信息保管和提供利用的部门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原始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以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措施,使档案馆馆藏的信息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给各方面的需求者。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随着大量高新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广泛应用,必须建立一支分工合理、结构科学、素质过硬、保障有力的档案管理队伍。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业务素质问题关系到档案工作数字化建设成败关键。具体而言,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做到

①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注重自我完善,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使自己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输工具,为更快、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

②能捕捉档案信息。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不仅要熟练、快速地获取本馆所藏的档案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且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和优势,熟悉网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引导利用者获得更多的档案信息。

③能鉴定有效的档案信息。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把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档案利用者,这是利用者评价档案部门信息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④能加工、提炼档案信息。信息社会,档案利用者更需要“精要”信息,提供“原件”已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提高对档案信息的加工、提炼能力。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

①坚定的政治信念。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方针、政策,严守机密,树立政治意识和政治信念。

②热情的工作态度。档案工作具有服务性强的特点,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爱业、敬业、奉献的精神和不为名、不为利的价值观.在服务态度上,力争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力争把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成有用性、可用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③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档案工作不仅是一项政治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烦琐的工作,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要求我们整理档案的区分全宗、分类立卷、编目、鉴定、确定保管期限、汇编、注释档集内容、利用档案的咨询等各个环节都要准确无误。

④较强的事业心。档案的收集工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耐得住寂寞,愿为档案事业奉献精力与时间,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吓倒,为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钻研业务。

(二)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包括管理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和技术性标准规范。实行档案馆室规范化管理可以增强档案工作者和领导干部档案法律意识;也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

档案著录包括著录原则、方法、项目、格式、文字、来源、详简级次、主要规则和标识符号等。档案著录是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第一步,通过著录将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记录下来,形成数据条目,再将数据条目录入计算机,组成档案信息数据库。著录必须统一规范,否则就会在出现同一事物或同一人物具有不同的名称,而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人物却具有同一名称等一系列问题时,造成同一检索点的条目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影响档案机读目录数据的检索和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已有《档案著录规则》《电子文件著录规则》等一些标准,这是我国档案信息化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文件,我们的著录标引工作应以此为标准。

上一篇:社会资本建设呼唤传统伦理道德 下一篇: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与干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