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年运动员在游泳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时间:2022-03-10 04:59:55

浅谈少年运动员在游泳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游泳;训练;比赛;心理健康

游泳是人体在水中凭借肢体对水的运动推动身体前进的一项技能。对于心理素质较好且游泳技能基本功扎实的少年运动员而言,在水中游泳就如在陆地上行走一样自如,往往能够体现较好的训练效果。

本人经过多年的体校教学和训练工作,根据少年运动员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游泳训练的实际,积累了部分经验同大家一起分享。

一、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生理都未发育成熟;心理特征常常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化、逆反心理较强;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有很强烈的表现;意志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比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产生动摇;缺少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因此,教练员应当了解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手段,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

二、关心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是游泳教学训练和比赛的重要环节

游泳运动项目与陆上运动项目有着很大的区别,运动员对于周围环境的改变,都会引起他们不同的心理反应。这些细节如果长期没有引起教练员的注意,就会严重影响训练效果。所以,把心理健康问题有意识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

㈠引导少年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少年时期最富于理想,一旦崇高的理想在他们心中扎下根,就会目光远大、信心百倍、坚韧不拔、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发奋学习。在游泳训练和比赛中,一些小运动员由于心理年龄小,对自己游泳训练和比赛的目标不明确。因此,教练员应引导他们树立一定的目标,对他们进行正确的理想前途教育,对他们自身的成长,乃至对社会都是十分重要。

1.引导少年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理想;

①对小运动员进行训练目的的教育,使他们正确地对待学习和训练。

②用英雄事迹教育少年运动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仰慕名人、英雄,喜欢听杰出人物的故事,容易受榜样形象感染,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而奥运英雄的一生,本身就是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一生,从他们身上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什么是理想?应该怎样树立理想?”。

③引导和教育少年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的振兴,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业迫切期望青少年一代立志、成材。因此引导少年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

④培养少年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使少年运动员自觉地确定人生目标并支配其行动,克服困难,在困难和诱惑面前不低头,不迷失方向,应该教育少年运动员遇事要冷静,勇敢和深思熟虑相结合,防止一时冲动或逞一时之勇。

2.克服家庭对少年运动员成长的影响;

①家庭物质生活的富裕,容易使少年运动员无忧无虑,养成贪图享乐、讲究吃穿、不求上进。所以,要求家长密切配合教练员,对子女不要过于溺爱,经常用家长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成长过程,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

②在运动员中,还有相当一部份属单亲家庭的运动员。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与一般正常家庭出来的运动员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教学训练及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不合群、好胜心不强,喜欢独处等。对于这部分运动员,教练员应常态化的关心、关注,营造队员之间平等互助的生活、训练环境,正确疏导他们的心理。

㈡帮助少年运动员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少年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培养少年运动员的自信,要给少年运动员以鼓励和肯定。要培养少年运动员的自信心,就要善于鼓励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至3倍。其次,表扬要诚心诚意,不要参杂批评的成份,否则,将会使运动员自信心受到伤害而放弃努力。

②要培养少年运动员的自信心,就要给运动员创设成功的机会。自信心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认识,少年时期正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运动员做一些易完成的事,使孩子有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后再增加训练难度。当运动员取得成绩时,应及时表扬,充分肯定进步。即使运动员失败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再试一试,使他们知道通过努力能获得成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㈢帮助少年运动员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训练中以团队竞赛的形式入手。如 :在快速通过障碍的练习中,运动员由小组长带领分头练习;运动员会意识到个人得失与组内其他成员的得失是紧密相关,能格外注意自己的技术动作,又能协助同伴练习,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㈣帮助少年运动员学会调节与控制情绪

情绪是由机体生理需要能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今体育竞赛中的胜负是在自身训练水平之上取决于对心理状态的把握。

少年运动员在赛场上往往因过度紧张而造成比赛失利。近些年来,通过数次对我校少年运动员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类型赛次的比赛中进行观察和调研发现。我们绝大多数的少年运动员在赛场上都有过度紧张情绪产生。其后果是,导致了少年运动员在赛场上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思维混乱,注意失调,动作忙乱,常常遗忘比赛中的重要因素和教练员的嘱咐。生理上明显出现呼吸短促,脉搏加快,四肢颤抖,肌肉发僵,尿频等。以至正确的动作技术变形,机体内在潜能被抑制,屡屡失误使运动成绩急剧下降。

本人通过多年的游泳训练,从以下五方面指导少年运动员调节与控制情绪:

1.做好训练和比赛的准备。对训练中作好热身运动,在比赛前做充分的准备。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效全面的预测,并提出相应的积极的应对手段按照赛前计划好的程序,帮助运动员做好心理准备,使生理和心理都达到一定的适宜程度,处于最佳唤醒水平。

2.有信心和积极的态度。在训练和比赛中,让运动员有能力感,很少自我怀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对完成好训练和比赛充满信心和积极的信念,发挥运动员的潜能。

3.注意力集中。引导运动员将所有精力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专心致志去关心训练和比赛有关的事情,排除各种杂念。队员的思维中充满完成动作的积极性指令,把有限的智力资源放在完成当前的技术动作上,争取把每个动作做好。

4.积极的全队表现和相互关系。运动员与教练员,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互相默契,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5.对不良情绪的合理宣泄。教练员在训练中也要教育运动员对正常的情绪可进行适当合理的宣泄,对不良情绪要控制,或以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使情绪缓解,在失败面前对自己宽慰,以减少内心的失望,或以幽默的方式来超然洒脱的对待窘困的场面。

心理自我调节训练是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与身体放松的好方法。缓和训练的紧张刺激,摆脱心理压力,应使运动员学会适当休息与放松,学会按摩、气功、瑜珈等,对运动员强调心理松驰训练是非常有益于心理健康。在训练结束后,教练员要非常注重运动员的放松,不可随意让运动员采用不合理的放松方法,或者不做放松活动。另外,也要注重训练的间歇,适应的时候可以以其他运动项目缓和一下紧张的身体等。

总上所述,促进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发展,是游泳训练和比赛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培养队员竞技运动能力的同时,帮助少年运动员树立人生目标、自信心、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会调节与控制情绪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从而在训练和比赛中最大限度发挥运动员自身潜质。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2]游泳.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上一篇:如何做好建筑设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下一篇:象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帷幕灌浆特异情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