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语文

时间:2022-08-17 12:57:47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语文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情感的课堂”。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渡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三、教师应创设“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孩子的创造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引领孩子去读书

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

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4.在阅读中学习语文

语文学习,“读”占鳌头。但凡语文成绩好的同学,毫不例外都是博览群书。因此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书海。徜徉其间,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美丽着或丑陋着,特立独行,个性鲜明;有无数曲折动听的故事,诙谐幽默或生动形象;有智者的旷达开阔,有蠢者的滑稽可笑,有乐者的夸张噱头。读书可以叩问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门扉,像芝麻开门那样,快乐地发现了无尽的宝藏;可以畅游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饱览大自然的秀美与神奇,体验人类文明的伟大、浑厚与雄奇。在阅读中,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精神日益丰富,语感逐步培养。

5.在各学科中学习语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好其他学科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6.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语文就是听、说、读、写。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安排一些语文活动,如读一首小诗,讲一个小故事,唱一支好歌;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去搜集广告语、公司匾额等,然后加以筛选、梳理,整理成各种门类的小册子,再进行活动汇报,让大家都感受到语文实践的无限乐趣,体会语文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使用。

7.在交往中学习语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注定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新课标提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时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根据这个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与人进行语言交流时注意正确使用文明语言,并留心倾听别人的语言,对其好的、美的语言加以吸收,对其不好的、粗俗的语言予以舍弃。

8.在影视中学习语文

影视是学生喜爱且经常接触的。电视新闻的规范语言,电影、电视剧的剧情结构、语言风格、背景材料等,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都可以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好教材。可以要求学生在收(观)看影视之后的观后感中不但要记故事梗概,还要记好的台词,并尽量用自己的风格语言来进行评述。

9.在网络中学习语文

现在的学生大都有上网的经历,教师在警惕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同时,更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适时上网查找有关资料。

10.在歌曲中学习语文

“耳朵里塞着小喇叭”,已成为学生的惯常形象。有些歌曲不但旋律优美,而且歌词本身就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动人的散文诗,如《蜗牛》、《怒放的生命》等,文质兼美。学生在寄托思想、释放情感的同时进行了语文学习。我们应精心选择一些这样的歌曲让学生在课堂上唱响,在生活中唱响。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语文的空气里。让我们把生活移入课堂,把课堂放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语文的阳光普照下快乐生活。

上一篇:中职学校应加强榜样教育 下一篇:高职高专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