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减负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17 09:09:43

浅谈学生减负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学生减负问题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纵观新世纪以来的各种调整政策,减负问题始终是高温不减,甚至愈演愈烈。负担从哪里来,又该如何减、减什么等问题始终是困扰大多教育工作者的难题之一,给教育过程带来了一些误区。走出对减负问题的误解,找到合理的处理对策是当下应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减负 原因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学生负担重的原因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不断好转,学生的才能也是由“专才”平稳过渡到“通才”时期。尤其眼下知识更新速度迅猛,要求学生要精通各种本领,社会、学校、家长甚至是学生个人,将活动空间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中。长久以后,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家长经济负担增长等问题不断涌现出来,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各自从自身利益考虑过多。

(1)社会要求高。在许多地方,政府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像抓 GDP 一样抓分数,用简单的分数、升学率甚至高考状元等指标来评价学校。①而这种不合理的做法恰好又赢得大众的认可,用人制度、就业制度制度所带来的压力出现在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脸上。重视有形资本,忽略内在涵养大行其道,这不仅不顺应时代要求,更是大大摧残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校任务扭曲。学校是一片纯洁的净土,其任务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人格和素质的完善,而眼下大部分学校已丧失了办学初的教育理想。学校只关心分数、升学率,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经历就像学校设置的“副科”,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将富有活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生,通过用分数、升学率、就业率等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最终使学校成为培养“高材生”的工厂。

(3)家长期望值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所有为人父母的心病,小到胎教,大到成长计划,家长都安排的有条有理,而这样也不能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可以被理解和接受,更能赢得家长的共鸣,而这种集体无意识、不断膨胀的期望,模糊了起跑线的根本问题。孩子童年的缺失、与大自然的零接触、家庭的温暖取决于分数高低的现象不恰恰是已经造成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了吗?

(4)教师压力大。社会全体总是用考试分数和中考高考上线率来衡量学校的优劣,家长也是以孩子考进重点学校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一直处于左右为难之中,教师是最了解学生负担之重的,也是最能够听到学生要求减负呼声的,但教师又要承担家长寄予的重托和学校升学目标的实现。②教师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一旦学生成绩下滑或升学率下降,家长的埋怨、学校的责罚都会影响到教师以后的职称评定和工资级别。为此,教师只能小心翼翼地在政府政策和学校对策中前行。

2 减负背后的误区

政府一直不断的提减负,但每次都刮一阵小风就过去了,对“负担”未曾伤筋动骨。近几年随着学生因压力大带来的悲剧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减负工作也实实在在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细心揣摩,不免发现其中更大的隐患。

(1)完全西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作业量少、课余时间多、负担轻,但学生毕业之后依然很出色,这成为众多学校追逐的标本。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学生在接受学校规定课程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所受教育的内容,学生知道自己怎样分配自己的业余时间。在今年各地政府加大了执行减负的力度,对学生的在校时间、作业量、考试次数等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很多学校不敢再“迎难而上”。哗然之间,学生有了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时间,出乎人意料的是,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利用这些时间和空间,生活一下子空虚了。

(2)减轻书包重量等于减轻负担。无论从政府、学校还是家长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都认为学生作业少了就达到了减负的目的,没有从深层次挖掘减负的涵义,仅仅为了响应“减负”口号就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减负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在课堂、学校、家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远超过了课业负担,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③

(3)校内减负,校外加压。没有充分的规范办学行为、整合课程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无奈之下将自由还给学生,首先得到的是家长的极力反对。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给孩子请家庭教师、送补习班、选择兴趣特长班等基本上成为所有家长的选择。家庭教育学校化如同题海战术一样,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给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又人为设置了一重障碍。

(4)足够的时间、空间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倡导开放、自由、张扬个性,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过于操之过“急”反而使学生变得迷茫。各地减负政策出台后,各个减负主体都感觉素质教育终于落实到实处,压抑内心的矛盾终于释放了。在享受了片刻的悠闲之后,更迫切的问题暴露出来,领导观念未转变、教师素质未提高、课堂未优化、学生未一夜聪慧,那减掉的是该还是不该的部分呢?

3 解决对策和建议

减负问题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主要是因为它符合各个阶层人士的心声,尚不曾有彻底解决的办法。造成学生负担重的原因不仅仅来源于课堂、学校,更多的来自于社会的压力,若想根除问题,只能多管齐下。

(1)家长、学校的要求要统一。家长、学校之间必然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只是方式欠妥,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相互补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要主动打开校门,教师和家长的地位是平等的,家长应该是教师的助手而不是对手。打破以往家长单方面受制于学校的格局,与家长平等对话,让家长从行动上真正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2)优化课堂教学,完善评价机制。人们并不反对课业负担本身,必要的课业负担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社会化的正功能。④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挥,让学生感觉轻松的课堂气氛也能达到甚至超越机械模式的效果。评价学校的质量、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不能简单的通过几个“率”来下定论,各个参与教育的主体都应接受实践的考验。

(3)分阶段稳步推进。教育既要符合自身的特点,更要和学生的身体发展密切结合,已经存在的问题若想根除,短时期内达不到预期效果。从长远看,减轻学生负担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眼下的改革机制尚不成熟,分段进行是确定稳定性,转变决策的随意性。

注释

① 朱永新.留出成长空间 所有孩子都会独一无二――从呼市一位初一学生轻生看家长学校社会的教育观念误区(7)[N].光明日报,2013-2-4(006).

② 任子雄.基础教育减负的博弈分析[J].教育科学,2008.8.

③ 姚庆霞.对中小学“减负”的辩证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1.8.

④ 张灵,黄学军.也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差异性假设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2.2.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Wiki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协作学习活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