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方式下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法的创新

时间:2022-08-17 05:04:22

传统方式下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法的创新

摘 要:长期以来,物流成本的核算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而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物流成本的概念,尚未制定统一的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标准。在不可能为了建立物流独立的核算体系而破坏已经成熟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体系的情况下,如果生产企业没有简便实用的核算方法,那么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将无从谈起。为此,构建并运用传统方式下物流成本备查账簿核算法,将是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传统方式;物流成本;备查账簿核算法

作者简介:尹桂凤(1960-),女,长春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唐定芬(1979-),女,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中图分类号:F275.3;F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3.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16-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被誉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在世界范围内已蓬勃兴起,物流领域被广泛地认为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实现利润增长的最后一块有待开垦的领域。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源泉,对于企业有效的降低总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一直制约企业成本降低的主要因素——物流成本管理及其会计处理方法等问题已被学术界和会计实务界所重视,并列入议事日程。因此本文在深入调查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目前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可供选择方法的不足,并创新传统方式下的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法。

一、目前可供企业选择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管理或会计核算中还未形成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目前国内会计法规没有统一的规定。各生产企业是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的,因而造成管理上无法对各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无法真正衡量各生产企业相对的物流绩效,使物流成本的相关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可比性。

目前,生产企业计算和管理物流成本时,可供其选择的方法有“单轨制”和“双轨制”两种核算。其中:

“单轨制”,即在现有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将企业涉及物流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内容从有关的账户中剥离出来,并单独进行管理与核算;到资产负债表日,为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再将这些已经被剥离出来的物流成本信息还原回去的做法。这种方法不能对物流耗费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跟踪,遇到突变情况,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很难作出迅速的反应和调整;其精确程度较差,一次性工作量较大,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采用的。

“双轨制”,即在不影响现有企业会计核算的情况下,再单独设计一套关于物流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这种做法从理论上讲可以成立,但运行上比较复杂,操作难度较大,另外还需增加人、财、物的投入。根据成本与效益原则,该法根本未在现实中得以运用。

长期以来,国内生产型企业多为重生产和销售、轻流通,这种状况导致物流成本偏高。特别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物流成本比提高销售额更容易,谁有效降低了成本,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但是,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我国各企业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满足企业物流管理的需要。因此,建立适时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为企业提供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的物流成本信息,对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物流成本分析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重新构想传统方式下物流成本核算法——备查账簿法

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为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物流成本信息,强化其管理,我们重新构想设计了传统方式下物流成本备查账簿核算法,即在保持制造业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在企业内部增设“物流成本备查账簿”来核算物流成本。即企业发生物流业务时,直接在相关的会计明细账和“物流成本备查账簿”中进行序时、等额登记的做法。

其优点:(1)它不需设置新的物流成本总分类核算账户;(2)不需进行物流成本的剥离和期末还原等繁琐工作,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3)生产企业对使用的各类财务报表不需做任何变动,较好地弥补了前两种核算方法的缺陷与不足。(4)不需对现有财务核算体系做大的调整,这将适应现有会计制度和人员的安排。(5)可以从备查账的核算结果中较直观地看出物流成本的类别和多少,能够准确地计算出物流成本,并将物流成本尽可能地按“多贡献多分摊的原则”分配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中,体现出不同产品、不同服务所耗费的物流成本差异,以确认和分配物流成本发生的责任。

创新后的“传统方式下物流成本核算法——备查账簿法”,具体操作要点如下:

(一)在现有总分类账户下设置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企业以现有的会计总分类核算账户(如: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等)为基础,在其下设置物流成本核算的二级和三级核算账户。结合会计实务说明如下:

【例1】企业发生的物流人工费,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物流成本—人工费

销售费用—物流成本—人工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例2】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过程中,由物流设施或活动发生的水费、电费及采暖费等支出时,会计应做:

借:管理费用—物流成本—水电气费

制造费用—物流成本—水电气费

销售费用—物流成本—水电气费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例3】企业在物流活动中发生外地采购运费、厂内运费及销售运费时,会计应作:

借:材料采购—物流成本—运输费

管理费用—物流成本—运输费

销售费用—物流成本—运输费

贷:银行存款等

【例4】企业发生的物流设施的维护修缮费时,会计应作:

借:制造费用—物流成本—物流固定资产修缮费

管理费用—物流成本—物流固定资产修缮费

贷:银行存款等

【例5】企业预支物流管理人员的差旅费等时,会计应作:

借:其他应收款—物流成本—其他支出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等

报销时,应根据发生地点和具体用途,会计应作:

借:制造费用—物流成本—差旅费

管理费用—物流成本—差旅费

销售费用—物流成本—差旅费

贷:其他应收款—物流成本—其他支出费用

(二)增设并登记“物流成本备查账簿”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济业务发生时,根据取得的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据以登记企业的有关成本费用明细分类账(如管理费用明细账、材料采购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销售费用明细账等)。如果企业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企业物流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在登记相关明细分类账的同时,必须在“物流成本备查账簿”(表1)中进行序时、分类、等额的登记。具体核算方法为:

1.按照“物流成本的形成渠道(或环节)”设置账页。

制造业企业的物流成本一般由以下具体项目构成:即: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其他往来和仓储等业务。制造业企业在物流成本备查账中,应按照物流成本形成渠道(或环节)开设相应的明细分类账页,并进行序时、连续、系统、准确的登记。

2.按照物流功能设置物流成本明细核算项目。

在“物流成本备查账簿”中,生产企业除了按照“物流成本形成渠道(或环节)”设置账页外,还应按照物流功能设置物流成本明细核算项目。一般由以下构成:人工费、水电气费、仓储费、运输费、保险费、材料费、相关税费、物流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物流固定资产修理、在产品盘亏或毁损、产成品和原材料的盘亏或损失和停工待料损失等。各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在现有上述核算项目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增减调整。生产企业对其物流成本的明细分类核算,有利于对每期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控制、监督与核算;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获取准确、有效的成本信息,从而相应地调整经营决策,不断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企业总成本。

(三)定期编制物流成本月(年)汇总表

会计期末,应将“物流成本备查账簿”各项物流成本的本期发生额按照“形成渠道和物流功能”进行汇总,结计出企业当期各项物流成本发生额的合计数。该表是为企业领导者或专业管理人员提供当期总括的物流成本信息的内部报表。物流成本月(年)汇总表,见表2。

在企业经济业务发生涉及物流成本时,可直接序时、等额地登记“物流成本备查账簿”,期末与“物流成本月(年)汇总表”一起发挥相互补充说明的作用。即某一物流业务发生时及时准确的登记入账,有利于企业迅速获取和掌握相关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便于对企业的物流成本实行全程监控;避免了因月末一次汇总登记造成信息的时效性减弱,致使企业无法在物流业务发生当期了解其实际情况。其优点在于:可以提供总括的物流成本数据,便于生产企业与以前各期(月份或年),或与其他同类企业进行比较,使其成本数据更具有可比性和有用性。对于当期变动较大的成本重点关注,并迅速查明其原因,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

(四)物流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安排

“物流成本备查账簿”的登记与“物流成本月(年)汇总表”的编制工作,通常可做两种考虑:其一,由企业现有财会人员——登记总分类账的会计人员负责完成(这样更符合会计牵制制度要求);其二,也可考虑设立专门的核算人员来完成,即在现有企业会计部门,设立一个新的会计岗位专门负责“物流成本备查账簿”的日常登记、期末结账,以及物流成本月(年)汇总表的编制工作。

综上,物流成本备查账簿核算法的运用,可以准确地计算和提供企业物流成本信息,特别是运用在各类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还能为行业物流成本数据库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如企业能在电算系统下运用此法,还将解决企业物流成本多维核算问题,能够更快捷的提供适时的物流成本信息,同时节省更多的人力消耗。

参考文献:

[1] 陈燕.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研究[J].商业会计,2012,(02).

[2] 曹慧、朱俊莹、王燕.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2012,(01).

[3] 李会太.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单独集中核算[J].物流科技,2008,(01).

上一篇:四川旅游产业对GDP贡献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吉林省低碳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