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价值观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时间:2022-08-16 10:41:06

中西方价值观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摘 要:价值观念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深刻影响。通过对中西方价值观念和中西方交际风格的分析,我们发现中西方价值观念对中西方交际风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顺利地进行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必须充分了解并尊重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异同。

关键词:中西方价值观念 跨文化交际

一、价值观念与跨文化交际

价值观念是文化中的最深层次,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因此,每一社会都有一些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而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则可能天壤之别。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世界上各个民族处于不同的社会、自然环境中,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习惯,在交际中,人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交际,并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才是最合情合理的。语言中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心理积淀和文化心理特征,它在传达民族文化的同时,还与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基本精神。

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首先,要有良好的交际能力。所谓交际能力,不仅表现在他是否能够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还要看他能否知道在何时何地该说哪种话并知道该怎么说。因而,交际能力有四个参数可衡量:可能性、可行性、合适性、表现性。其中,合适性是指社会语言规范性和得体性;表现性是指语言的约定俗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东西方文化异同要做充分的了解。

同时,人们的交际能力又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并得到发展的,必然与各个社会的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语言交际到非语言交际,甚至是社会交往,无一不受到价值观的影响甚至支配,跨文化交际亦不例外。同时,各自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不同,跨文化交际中也常会出现一些冲突或误会。不同的文化所各自拥有的价值观念是这些冲突和误会产生的根源,因此,许多跨文化交际学者都认为,价值观念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和相似性,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

二、中西方价值观念与跨文化交际

1.中西方交际上的一些差异

⑴整体交际风格的差异。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利他”、“利己”的文化价值观,这使得中西方交际风格在整体上不同。在交际上,中国强调委婉、谦虚、客套,推崇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交际时,中国人倾向于首先替对方着想,或者非常在乎他人怎么看待自己,所以,总是选择恰当的场合,用委婉的言辞表述想法。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尽量选用“也许”、“大概”等模糊性词语,以缓和紧张气氛,达到交际和谐。与中国彬彬有礼的交际风格不同,西方人在交际时更加开放、自信,甚至颇具进攻性。交际中,他们会坚持己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不像中国人那样顾及对方的“面子”。

⑵谦虚语的差异。中国人一向谦虚内敛,“卑己尊人”,称对方的父母为“高堂”,称自己的则为“家父”、“家母”。面对称赞,中国人一般也是先自贬一番,以“哪里,哪里”、“一般,一般”等言辞以示自己的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如果委婉拒绝,反而会被认为虚伪不真实。正因如此,我们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会认为中国人不够诚实。

2.交际风格差异与中西价值观念

⑴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从中西方的哲学文化传统来看,中国的哲学文化传统的精神内核是“天人合一”,而西方的哲学文化传统则以“主客分立”为主旨。中华民族在农业文明中孕育成长,推崇“天人合一”,重血缘关系,对集体、国家有着非常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着较强的“利他”取向,这便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一向重视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个人利益可以忽略甚至牺牲;顾及个人利益便被认为是自私,没有道德感。同时,个体做事不但要以集体为重,还要考虑其他人的意见,以追求一种人际和谐。

西方文化中,核心价值观则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依照个人主义,“个人是组成人类社会的最高单位,社会的合理性必须以是否实现了每一个人的最高人格为判别标准”,每个个体都是与其他所有人完全不同的,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缺乏对集体的责任感,在工作或生活中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我们,尊重个人隐私,追寻独立、平等,拒绝权威,个体的权利自由至高无上,坚决反对为了社会或他人强加给个人不利。

⑵价值观念对交际风格的影响。中西方在交际上的种种差异都与中西方核心价值观关系密切。谦虚语方面,西方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价值,理应得到承认与尊重;而中国人更看重社会、国家、集体,不提倡彰显个人价值。所以,通常中国人会贬低自己,抬高他人,即使符合实际情况,也是连连否定,因为强调突出自己是不被社会主流思想所接受的。而西方人往往坦然而高兴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把它作为他人或社会对自己个性或价值的一种认可,而且社会有责任、有义务努力维护对个人的这种认可。

三、中西方价值观念的相似性及其融合

中西方价值观念固然有巨大差别,但是横亘在中西方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化的;同时,中西方价值观念也绝不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首先,中西方价值观念自始以来,就具有某些相似性。就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来说,他们固然是东西方最重要的价值观差异,但以它来概括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未免以偏概全,况且西方社会也有高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美国人的爱国精神丝毫不比中国人的差。同样,在中国,尤其是现代物质社会,也有很多人在奉行甚至追捧个人主义。再如:中西方另一个重大的价值观差异――隐私观,中国人并不是没有隐私观,只不过与西方的隐私观内涵及形式有所不同而已。中国学者何道宽就曾提出中国文化中有四类突出的隐私――独处、无名、亲密、缄默。其次,文化、价值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文化交流的增进,各种文化圈彼此渗透,相互影响。比如,面对赞美的反应,根据王路和贾琰的调查,中国人现在已经比较喜欢接受别人的称赞,甚至会说“Thank you”。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渗透到中国,极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开始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希望个人价值得到社会及他人的认可。年轻人比老年人更乐于接受赞美就是很好的证明。再比如隐私观念,中国人的隐私观也越来越强,不再像以前那样热心于他人情况的探寻。

四、结语

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但是各族文化的核心,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深刻影响。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异同,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只有意识到价值观念之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尊重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别以及相似性,树立多元文化观,从容面对多元文化,采取恰当的交际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从而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2].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桂 保:《美国的智慧:实用与理想的变奏》,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王智玲: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中国体育美学内容及发展现状刍议 下一篇:谈提升饮食文化品位与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