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包装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2-08-16 09:54:59

我国包装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 要】本文对我国包装机械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包装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包装机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包装机械 现状 趋势

包装机械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包装机械是包装工业的一大门类产品,在包装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给行业提供必要的技术设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包装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食品包装机械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为包装工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包装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品种多、生产环境好、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因而获得较强的生命力,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没有现代化的包装机械,就没有现代化的包装工业。

1 我国包装机械的现状

我国包装机械总体呈现低出发点趋势。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企业之间资金和设备存在区别,自动化水平也不一致,大多数企业在低水平设备上徘徊。随着控制与驱动技术、伺服技术及数字化理念的介入,包装机械市场已经经历了多轮变革。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全球的目光也聚焦在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中国包装市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包装机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十大行业之一,为我国包装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我国包装产品需求的突飞猛进带动了整个包装行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包装机械企业也同样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会,但是却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

2 国内包装机械存在的问题

我国包装机械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诸如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层次低和可靠性差、进口依赖严重、开发能力低下、研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也使国内包装机械产品饱受诟病。包装机械自动化还基本停留在测试仿制阶段,自行开发能力弱,缺少科研生产中试基地,产品质量差距表现在产品性能低、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外观造型不美观、表面处理粗糙,许多元器件质量差、寿命短、可靠性低,影响了整体产品的质量。

(1)企业规模较小。我国包装企业多,产量多,产品结构零散成为制约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包装机械行业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进入门槛低和调控手段不够是造成这个问题的主因。因为包装机械企业起点低、企业规模较小,“先天不足”且跨部门,存在统筹规划、宏观指导难的问题,在投资和开发新产品方面往往一哄而起,出现低水平重复的无序竞争。

(2)产品层次低。国内包装机械企业主要生产比较简单的设备,低水平重复太多,产品技术含量低,制造工艺简单,加工设备精度要求不高,多数企业靠这种产品起步,一部分企业靠低水平产品积累资金和经验,向中高档产品靠近,一部分企业则停滞不前。我国包装机械和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在产品的开发、性能、质量、可靠性、服务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3)进口依赖严重。我国高端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只有少数国内企业能够提供成套的生产线。我国与国外先进的包装机械的差距还很大,最主要是技术上的差距。我国进口的多为成套或大型设备,出口结构中呈现“小而散”的状况,以单件产品为主。可见我国目前的包装机械出口与进口相比,无论从产品质量、数量还是技术含量等各方面而言,都与国外产品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4)研发投入不足。我国包装机械行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力量,研究投入极少,只靠低价竞争。这也是机械行业的共性,难以吸引大量资金投入,难以进行大量的技术改造。因经费不足,自行开发能力弱,不能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

(5)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因包装机械业利润不高,难以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以致人才队伍参差不齐,自主开发产品和创新能力薄弱,甚至消化吸收国外同类产品的能力都很弱,造成产品多年一贯制。在包装机械行业的研究所里,人员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研究所与企业的相互信任度不高。

3 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包装机械未来总的趋势是各种高新技术、新机械、新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其技术将向高速、高效、高质量方面发展。发展重点将趋于节能降耗、质量和性能可靠、控制水平先进、稳定性好、自重轻、结构紧凑、噪音低、效率高、有利环保等方面。

我国包装机械工业要追求精与专。进入21世纪以来,较之传统包装机械,新型包装机械要求具有简洁化、高生产率、配套更完善、更具自动化等特点。未来的包装机械将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促进包装设备总体水平提高。目前,世界各国对包装机械发展十分重视,集机、电、气、光、生、磁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生产高效率化、资源高利用化、产品节能化、高新技术实用化、科研成果商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包装机械发展的趋势。其次,要进行我国包装机械业的结构调整。在未来我国包装机械业要着重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陈明泉.《浅谈包装机械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科技风,2011年16期.

[2]王廷娟.《中国包装机械自动化的现状研究》.硅谷,2011年18期.

上一篇:大输液包装材质与注射用药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下一篇:包装检测过程中的机器视觉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