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8-16 05:47:32

浅谈心理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 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各方面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方法 及时向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如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减少由于疾病认知缺乏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或焦虑。结果 达到治疗的效果。结论 通过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体现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在治疗护理中有效的配合工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妇产科 心理护理 子宫切除术 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51-02

子宫切除术是最常见的妇产科手术[1],是治疗妇科某些疾病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全子宫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由于子宫处于社会 -- 性-- 心理的特殊地位,子宫切除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患者的生理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心理、精神、社会层面的需要就显得尤为突出[2]。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这些不良情绪可减弱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身体康复,所以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医务人员、亲人及周围人群要在其身、心,治疗两方面给予理解、关爱、支持,以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生存质量。护士应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现就心理护理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作用做以下综述。

1 存在的心理问题

1.1恐惧和害怕心理

由于缺乏医学相关知识,病人容易对切除子宫后产生恐惧心理,患者会担心自己术后丧失生育能力,特别是未婚或无子女的患者,心理负担更重,情绪忧郁,有些患者会担心自己丧失女性特征,发生性生活障碍,引起早衰[3],以至于影响夫妻感情和家庭幸福[4]。

1.2焦虑和怀疑心理

怕治不好病;怕不能上班,会给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怕自己生病的事让他人知道后,会受到歧视。部分患者表现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对身体变化感觉敏感,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谈论自己的病情,特别是一些知识女性更为敏感,旁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使其情绪低落,从而产生自卑,自责的心理。

2 心理护理的措施

2.1 转变观念

现代医学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5]。患者入院时护士与他们进行系统充分的心理交流,然后要因人而异地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的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心理护理是护患沟通的精髓,实施心理护理前,最重要的就是取得患者的信任,护士不仅需要提供生活护理,治疗配合,还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作为一名教育者应提供有关心理和疾病的知识,让患者认识所患的疾病,同时应经常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使患者发自内心的信赖护士。鼓励患者表达她们的情绪和情感;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以诚恳、关切的语言安慰患者,介绍同类疾病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准确评估,收集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资料,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制订相应的心理支持措施[6]。

2.3 实施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文化、认识、素质等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于文化层次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与她们谈话时,要热情、耐心、细致,使她们在精神上减少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对知识修养高、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进行试探性的交谈,应以必要的医学知识、心理知识与之沟通[7];针对患者担心子宫切除术对自身及夫妻关系的不良影响,护士需应用医学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为其提供有关术后性生活的资料等。部分术者会因为丧失生育功能产生失落感,护士应协助护理对象度过哀伤阶段。

2.4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和家庭,特别是配偶应给予患者更多的爱心,充分发挥社会环境系统的缓冲作用[8]。因为爱心与归属是患者的主要需求,其中家属对患者的支持和爱,本身就是对患者最大的安慰,而丈夫对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更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也是最好的心理护理手段。患者丈夫在协助护士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与心理护理的同时,更要善于对妻子表达爱意和关怀,使患者心理上获得较多的来自于丈夫的认同,其婚姻生活的不确定感将降低,自信及安全感将增加。

3 小结

心理护理是研究护理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在其过程中,护士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患者交往从而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患者康复,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9]。心理护理是护理的方法与手段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着眼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相互转化的因果关系,因此有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防止心身疾病的恶性循环;有助于协调各种关系,使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助于发挥药物和手术的疗效;有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做好“自我护理”,以利于疾病康复及心理健康[10]的保持 。妇科患者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互相信任,才能双方和谐,只有认真、细致观察,才能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使其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1]。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胡佩兰.医学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101.

[3] Le――Conm J.The need for counseling of women who undergo hysterec――tomy:a

feminist perspective[J].Contemp Nurse,2005,8:46―52.

[4] 土蕾.妇科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思考与实践[J].护理杂志,2Ol0,27(6A):867-868.E8]

[5]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1.

[6] 张瑜,王晓璐.老年胃癌患者化疗期心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J].护理杂志,2010,27(2B):260―261.

[7] 宋慧颖.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语言沟通及运用技巧[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3):159-160.

[8] 杨永红,王慧珍,曾国兵.社会支持对肝移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E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B):61―62.

[9] 段玉玲.妇产科术前心理护理[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6(1):104 105.

[10] 高燕平,刘燕君.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对策[J].现代医院杂志,2004,4(11):58.

[11] 吴存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Ol0,8(27):2 531―2 532.

上一篇:儿童抽动症50例社会心理原因分析及治疗 下一篇:浅谈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