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教研室功能提升的研究

时间:2022-08-16 05:08:30

基于校企合作教研室功能提升的研究

【摘 要】校企合作是决定专业教研室建设成败的关键。鉴于目前专业教研室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建立多种机制来提升教研室功能,以进一步促进专业教研室在校企合作的情况下提升自身功能,促进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研室 功能提升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33-02

高职院校专业教研室在自身建设的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的开发、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成效的论证、学生的培养和输出等等,都要依靠企业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参与。另外,理实一体的教学、教学工厂的建设、教育科研生产、课程改革、双师型工作团队的建设等,也都离不开企业多层面的支持与参与。校企合作给专业教研室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原动力,是决定专业教研室建设成败的关键。

2005年至今,我国职业教育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启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并在国家、省示范、骨干院校中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专业的发展。

一 教研室功能定位

专业教研室是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级组织,其人员组成情况和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的质量乃至专业建设的成败。笔者认为,专业教研室承载了专业建设,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落实者,是教学管理的执行者,也是教师培训的引导者,是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

二 教研室校企合作现状

现在,所有职业院校具有较强的合作愿望和积极性,但对教研室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很多问题没有实质性的把握。

1.教研室校企合作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选取了四川省内有代表性的10所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了调查。在本次调查中,所有参与人员都认识到校企合作是促进专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但在校企合作中只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立的占1/3,很多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仅仅挂牌,无实质性合作的占1/4左右,对企业而言,仅有不到1/10的企业不积极。可以看出,企业有很大热情与学校开展合作,在学校层面,促进校企合作的主要推动力在教研室,教研室在校企合作中起主要能动作用。从调查来看,学校把校企合作当做解决扩招后教育资源短缺和就业渠道不畅的手段,较注重合作中眼前的、短期的利益,缺乏长远眼光,没有把它作为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2.教研室在校企合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长期处于较松散的、短期的、不稳定的状态,大量的还处于浅层次、低水平、被动的合作。从目前来看,企业对学校的需求是短暂的,往往以获得人才为目的或希望通过合作来降低用工成本。这不能满足学校的利益诉求。一些大型企业虽然开设订单班,但并不具有普适性。校企合作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校企合作主要靠“关系和信誉”来建立和维系,这种浅层次的合作效果并不理想。

3.教研室校企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主要显现出校企合作程度松散与不紧密,企业的深度参与教学较为缺乏,加之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与发展目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流动十分不畅等问题。另外,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仍然以学校培养为主,企业对于标准核定、管理规范、考核评价参与都相对有限。

调查数据显示,职业院校设立校企合作机构的占1/6,设立政校企合作机构的占1/10,设立政校企行合作机构的只占1/20,也就是90%的院校由各自学校的教务处负责具体事务,这就显示出校企合作的机构不健全。一些院校虽然设立了如校企联合董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办公室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组织,但常有名无实。

从对运行过程的监管和效果来看,学校和企业的管理是脱节的。一般都是由学校管理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企业则对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过程进行适当的管理。除了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由学校来评价之外,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评价一般也由教研室“一手策划”,如制订实习规范、制订实习报告和反馈信息等。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主导作用没有体现,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和评价标准等都没有得到具体展现。

三 提升教研室功能的校企合作机制设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因此,应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以院校和企业为主体、以行业为指导的校企合作共赢的格局,实行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形成保障发展、促进发展并逐步制度化的机制,这是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客观要求。

1.拓宽培养联动机制,提升教研室与企业合作能力

拓宽培养联动机制,可以有效避免校企双方供需要求传递失真。学生培养应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完成,这种参与包括规划、培养、管理、评价、监督等。学校、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应共同拟订或制订人才培养规划、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考核与评估标准等。企业要派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和辅导等。

教研室应通过课程设置来解决企业实践资源的有限性,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的需求。

2.构建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提高教研室合作能力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切身利益难以保障,大多感到由于职业院校要求高、企业支出多、耗费精力大、责任重、风险大却回报少,这是影响校企合作的最大因素。教研室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权,企业有主动权没有积极性,这使得双方合作处于尴尬状态。校企合作的过程实质上是利益主体寻求各自利益的过程,因此,必须注重构建互惠互利、互动双赢的驱动机制,校企合作才能长期稳定地开展。

3.构建校企合作评价机制,提升教研室评价功能

首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应涵盖合作培养方案、合作培养过程以及合作效益和结果的评价,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将评价考核结果与奖惩结合起来,实施精神奖励,树立合作的先进单位典型。在校企合作开展中,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联席会议,互通信息,交流经验,通报校企合作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确定下一阶段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并对最终的评价考核结果进行总结与整改。

4.建立管理保障机制,提升教研室监控功能

管理与保障除了具备维护校企合作健康开展的诸要素及运行,并提供必需的资源外,还具有监督与预警的功能,即对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并实时予以反馈。

参考文献

[1]黄芳.国外职业院校合作教育互动机制的运行特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2]林娜.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现状及对策——以福建省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2(8)

[3]邢清华、米靖.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的措施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1(15)

[4]陈锡勇、余晓华.关于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上一篇:如何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 下一篇:高职教育中应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