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共营”的作业编制

时间:2022-07-27 01:47:41

基于“合作共营”的作业编制

改革缘起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条转帖:“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我们从中不难发现――过多的作业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让其身心俱疲。而归根溯源,这是作业设计缺乏一定“科学性”,作业布置过于“随意化”造成的后果。

近年来,我们尝试将作业放在“课程――教学――评估”体系中来思考,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我们力求通过作业编制的实践研究来解决目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结合“轻负担、高效益、多课程、宜发展”的课程目标,我们提出了作业编制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统整全册(单元)的学科教材知识点,梳理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编制学生“需要做”的共性作业;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标准,设置作业分层,增加内容趣味,讲求开放互动,设计学生“喜欢做”的个性作业。

实施过程

“合作共营”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基于“合作共营”的作业改革,是想在最大限度上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拓宽学习渠道,让师生在合作中进步,在共营中“共赢”。

聚焦作业的“前后关照、层层递进”。深入解读课标后,我们梳理了三到五年级语、数、英学科教材中呈现的知识点。由此明确了作业设计原则――围绕着需要训练的目标,前后关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确保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编制架构(见图1)。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架构具有这样的优势: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确定教学起点,设定预案;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生成,选择合理策略;课后则通过共性或个性作业的讲评、小结、激励等手段促进学生内驱力发展。它既强调发挥作业编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落实作业的“三个阶段、四种类型”。我们的作业编制与实施,是把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发展潜能等作为教师教学的可靠起点,力求赋予学生教学合作者的角色定位。在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让他们“乐意做作业”;在共营学习中,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喜欢做作业”。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三阶段、四类型”的小学中高年级作业实施范式(见图2)。范式中着重设计“拓展型”作业和“创新型”作业。在“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三阶段中着重探求“分层指导”和“作业评价”的方法。

关注作业的“科学有效、均衡发展”。在作业编制与实施中,我们力图突破过去教师控制作业编制与实施全程的模式,让原本湮没无闻的学生能得以彰显自己的声音,真正使作业能够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目前,我们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已归纳出了中高年级小学生语文、数学上不同层次水平的问题所在,针对其不同问题进行梳理,制定出“以失配策略为主,匹配策略为辅”的干预措施(见右表)。针对学生的能力欠缺进行个性化的作业分层,弥补其因认知方式差异而产生的学能欠缺,最终能使学生心理机能均衡发展,学业能力有效提升。

革新突破

基于“合作共营”的作业研究,是把作业看成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不仅使教学目标更集中,教学过程更细化,也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基于“合作共营”的作业研究,是把作业当成走近学生的科学捷径。不仅关注作业效能,更综合考虑学生年龄、个性、心理特征等差异。

基于“合作共营”的作业研究,是把作业作为学校文化的另类呈现。我们通过教师间的互学、师生间的互动、家校间的互补,设计编制有效的作业内容,设计恰当的评价手段,使学生在丰富而适切的三类课程学习中,由作业而达成综合学力的提高。这不仅是我校课程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我校办学理念的一种革新,更是改变我校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抓手。

基于“合作共营”的作业研究,是把作业归结为革新研究的现实归属。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一起在这样的研究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生命状态,深度反思、适时调整,让学生学得更适切、更丰满,达成教育教学的高效益。

点评

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原校长、特级校长 金建中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作业设计缺乏“科学性”、作业布置比较“随意”的问题,华师大附小将作业放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中思考,通过作业编制的研究与实施,寻求“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

此项研究有比较深入的理性思考,作业改革基于该校“合作共营”的核心理念,并对作业设计的依据、类型、途径、评价以及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作业的革新思路和编制架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该校所总结的“三阶段、四类型”作业实施范式,对“拓展型”“创新型”作业设计和“分层指导”“作业评价”的方法进行了归类,提升了经验成果的品质。“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让学生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由作业而达成综合学力的提高,是此项研究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日听班”:课堂教学评价的新思维 下一篇:观试题“面孔”定备考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