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合作中心的校企合作研究

时间:2022-09-06 03:59:03

基于产学合作中心的校企合作研究

[摘要] 只有深度的校企合作,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针对当前简单安排学生参加校外实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弊端,阐述了产学合作中心的构建和运作模式,提出基于产学合作中心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加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从而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产学合作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办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基本有效途径,但目前,高职院校在此项工作中大多步履维艰。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学院一厢情愿,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当前校企合作、产学合作还多数停留在解决实验、实训基地等浅层次的结合上。究其根源,除了政策性因素外,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学院闭门办学观念未改变,在实践中未形成一种“以服务求支持”的理念和机制。针对当前校企合作的一些弊端,本文提出了基于产学合作中心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问题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比较多的是学校联系一些企业,然后安排学生去那里实习。这种合作方式由于校企双方缺乏共同的利益,学生仅仅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很难学生到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缺乏管理,由于学生的纪律等多方面原因,往往使这种合作出现学校、企业、学生都不满意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人身安全问题

企业方往往提出不承担学生安全的责任,而学校监管又缺乏必要的条件和力度。

2.实习时间安排问题

职业技术学院大多实行的是理论、实习交叉轮换的教学模式,校外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基本功强化练习之后。学生刚熟悉了设备、工艺和工作环境就要进行人员更换,这与企业所希望的方式恰恰相反,造成了企业安排学生校外实习的具体困难。

3.学生操作技能问题

由于学生的操作技能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学生进入企业以后不能独立分析工艺,快速熟练地操作新设备,难度高的工作不敢干或不能干,难度低、劳动量大、简单重复的工作又感到没新意,枯躁无味不愿干的局面。

4.认识、协调配合问题

某些企业职员存有认识误区和顾虑,一是把高职生和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操作技能水平方面等同起来;二是学生对竞争力差的部分一线职工形成冲击和压力,导致他们不配合协助。另外,实习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也是令人困惑的问题。

5.经济问题

校外实多是校方主动出击、联系,这样企业便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且校外实习或多或少地会对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干扰,不少企业是收取学校的费用或给予学生象征性的补助,校外生活会额外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也使学生参加校外实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6.学生管理问题

由于教师数量有限,一个实习点上往往由一个实习教师带队,点多面广,且须处理学生安全、生活、纪律、交通及车间的关系协调问题,任务繁多而劳累。而且教师对非本班的学生在操作技能水平、纪律等力面缺乏必要的了解,管理难度较大。

二、产学合作中心的构建

为破解上述问题,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出击,投入资金,在企业中成立产学合作中心,以贡献求支持,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创设校企多元结合的双赢平台,通过学院和企业的良性互动,解决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某些困境,以增强办学活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和优势。本研究将对区内外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产学合作中心以校企双方出资共建,融生产和教学一体的生产教学基地为基础,将学校和企业的利益有机联系在一起,使企业能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使该基地能满足生产的要求同时具备了“实践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培养、就业推荐、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应用、生产与社会服务”等功能。由于校企双方共同建设,有效地激发了企业参与教学的动力机制,同时企业也可充分地利用学校的智力优势推进生产,在促进生产的同时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产学合作中心的构建主要经历如图1所示的几个阶段。对学校来说,应该选择那些有一定规模且与自身专业比较对口的企业,要选择那些有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避免把双方的合作建立在单纯的经济利益追求上;合作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难度太高的项目可能导致高职学生无法介入,而太过于简单的重复劳动也无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在选择合作项目时,要注意明确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学校主要参与到哪些项目中,具体有哪些工作内容,这些工作是否适合合作专业的学生学习,人员数量、生产难度和进度是否满足教学安排;在资金的投入方式上,学校最好选择以设备投入的方式参与,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风险,也利于利益的分割和后期的监控,当然,这必须建立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

三、产学合作中心的运行

1.共同制订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人力资源动态资源库

与企业合作,开展行业调研,根据岗位工作要求,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和学习情境设计,重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取项目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的生产要求,加入企业特色课程,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订单式”或“半订单式”人才培养。基于校企合作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企业获得与生产对口的人力资源,大大地减少企业后期培养成本。企业根据自身在行业所处地位优势,为学校开发更多的学生顶岗实习基地提供帮助。学生在实训期间或实训结束后,为企业实习合格的学生推荐顶岗实习和就业单位,将产学合作中心成为一个高技能人才的孵育基地,成为动态的人力资源库。

2.融实践教学基地和生产基地一体,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产学合作中心本身就是一个生产基地,通过接纳学生实训和实习,学生可以在当中从事生产任务,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配合企业根据生产进度设计校内外的实训、实习或一体化教学任务,安排学生分阶段进入产学合作中心进行实践活动。学生企业实习分为“认识实习――专门化实习――毕业顶岗实习”三个阶段实施,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之间交替学习,基于实际的生产任务开展实训和实习,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

3.融企业培训和学校教学于一体,开发和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

校企合作开发和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这些课程通常是基于真实的工作情境,因此,这类课程不但适合学生学习,也满足企业员工的培训要求,而在双方的努力下,将有效地提高学校教学和企业培训质量。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包括职业素质)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结合产学合作中心的真实工作任务开发学习情境,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标准。校企合作开发编写工学结合特色的教学指导书和教材,建立考核标准。根据企业提供课程相关资源,开发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建立教学资源库,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4.共同指导学生企业实习和负责学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学生在产学合作中心的实习阶段,安排学生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向企业的能工巧匠进行学习,并由企业的班组长负责管理,同时也可安排学校教师进驻配合管理。通过这些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有效地进行实习质量的监控,同时也提高企业一线人员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校企双方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管理学习和培训活动,深化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各自管理水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施“情景教学”,让学生扮演班长、质量检验员等不同角色,在班组建设的基础上,学生自行从制订标准到实施标准,再到质量检验,跟着进行质量反馈,最后进行质量改进,从而不断提高班组意识和质量意识,同时也加强了对生产现场管理的认识,积累了工作经验,为上岗做好准备。

5.校企之间互兼互聘,共同打造教学和技术开发团队

学校根据教学需要,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邀请企业专家开设讲座;企业可以吸收学校教师进入其技术开发团队,安排教师进入企业生产锻炼,提高学校教师的“双师素质”;校企双方开设在线论坛,回答学生和员工在生产和学习上的问题。通过校企之间的互兼互聘,可有效地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校企共赢。学生可在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中获得大量的实践经验,提高学习质量;学校利用自身优势,在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或改造时,选派优秀教师承担力所能及的相应工作,从技术上给予企业支持,在企业获得帮助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与此同时,校企双方还可以借助产学合作中心,依托双方共建的教学和技术服务团队,对社会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等工作,使产学合作中心成为校企双方发展的助推器。

6.共同培育基于企业文化的育人环境,引领校园文化的逐步发展

将企业文化的精髓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源泉,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内涵与特色才能真正创立和形成。一是引进企业的精神文化。以讲座、论坛、联谊、主题班会等形式,将诚信、人本、尽职的道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引进企业的管理文化。通过参观、学习、实习、讲座等形式,将企业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规章制度等与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严谨态度和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富有企业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本着共赢的理念,学校也应通过开放图书馆、提供活动场所、举行校企联谊活动等形式,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四、小结

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产学合作中心并依托它开展教学和生产等多形式的活动,校企双方有了共同的利益和兴奋点,双方资金、设备和人员等方面都有投入,这大大地密切了双方关系,从而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各自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续一亮.校外实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4,(5):76-77.

[2]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郑永海.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改革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08,(6).

上一篇:新课标下五年制护理专科《医学生物学》教改探... 下一篇:西装翻驳领装领线倒伏量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