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14 01:33:56

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及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梳理,进而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到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与国外之间的差距;对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划分,并进一步阐述了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运行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02-02

1 导言

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之间产生了矛盾,与之带来的结果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断下降,就业形势也不乐观,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成为重要话题。针对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日益下滑的趋势,寻求一种能够提升研究生素质、提高就业率的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先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数是集群式的发展,注重数量的延伸,却缺乏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面对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单靠学校教学一方是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这就需要学校充分吸收和整合多方的力量和资源,首先探讨出来的就是把眼光放宽,寻求与企业合作的契合点,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也就是校企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教育就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社会和企业多方教育资源、教育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实地进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认知实习、定岗实习等,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进而弥补传统的以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培养模式。

2 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

2.1 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

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借鉴德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阶段;第二阶段是美国独特的专业化培养模式的兴起和确立;第三阶段是协同式培养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阶段。美国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良好互动为美国经济持续的壮大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针对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从理论型发展了应用型培养模式,从而也使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单一学术型培养模式转向为学术型与专业型两种培养模式并存。

2.2 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

日本虽然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是研究生教育却相对滞后处于薄弱环节。为了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日本政府从国内与国际多方视角出发,对研究生院、研究生院与社会科研机构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了拓展。日本政府首先从改革入手,如研究生院的教育制度、社会人员选拔制度等;并从研究生院的类型、教学环境、教育政策等方面的改善,使研究生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在此同时,日本研究生院通过不断加强和企业及社会机构的合作,逐步探索出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模式。另外,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日本注重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战略,不仅提升了研究生教育水平,同时也为国际间合作交流奠定了基础,并且扩大了日本研究生教育在国际社会的影响。

2.3 英国研究生培养模式

英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大致在19世纪是个分水岭。19世纪之前,英国的硕士学位只是一种名誉和文凭,并不能体现很高的学术水平,也只是为去的硕士学位作为一种任教的砝码。随着19世纪现代化大工业发展和吸收德国模式基础上,英国现代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才日益形成起来。19世纪中期起,由于受德国模式的影响,开始重视科学研究,由原来的单一重视教学的学术性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20世纪60年代后,形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授课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2.4 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民国初期,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或实行阶段,既无专门的法规予以规定,也无真正意义上的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到了民国后期,三级学位制度开始正式确立,并正式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这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正式定制期。解放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先后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形式。如早期是德日式的纯科研型,后期是美国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型研究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是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进行的,在培养模式的选择上,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前模仿苏联模式阶段(1949—1965);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式培养模式阶段(1977—1985);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阶段(1986—至今)。

3 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3.1 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在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较晚。但伴随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近十几年校企合作培养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不同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高校主导型。根据在研究生合作培养中学校和企业双方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以及结合当前的“双导师制”分为校内导师主导型、校外导师主导型、双导师并重型、校外独立导师型。下面用表1来对以上几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一下直观比较。

3.2 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中国的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还不成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表现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政府的主导性不强(政府对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的计划缺少引导、政府对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的资助不强、缺乏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缺乏对项目的社会影响的跟踪和管理、同时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合作双方的产权关系不够明确、缺乏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校企双方观念不同、校企双方缺少合作创新能力。

3.3 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

作为两个重要的主体,高校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的资源互补性,为技术创新活动带来重要支撑。从理论和实践来看,校企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推动产业创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校企合作双方会因为责任权利义务、经费使用问题、观念上的问题、以及沟通与协调等问题发生矛盾,总体上大部分创新程度还处于松散状态。由于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创新的合作动力不足,缺乏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健全的动力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虽然基于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多种,每种模式也存在相似的运行机制。校企双方都是为了达到互相发展的目的,为了各自的发展目标,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共赢。一个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对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是不可缺少的。本文认为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利益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等。

对于动力机制政府起着关键性主导作用,政府从完善法律法规、提供优惠策略,减免相关税收、拨款建立校企合作相关基地实验室建设等政策鼓励其双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了解校企合作带来的社会效应。对于校企合作伙伴的选择,需要遵循信任原则、兼容原则、互补原则、平等原则、共赢原则、灵活原则等。对于利益机制,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双方需要本着为社会服务的角度出发,企业提前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节省了时间和投入成本,而校方能够为社会输送市场需求的人才,发挥了其产出的效能。对于投入和供给,主要涉及到人力资源的投入和资金的投入、物资供给等。对于校企合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体现在学习激励、奖励激励、媒体激励等。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相互补的,约束机制有利于规范校企双方的合作行为,使得双方的努力向着最终目标迈进。对于控制机制,对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也是非常必要的,每个环节中都应是过程中的一部分,双方在参与过程中互相监督、互相吸取有益知识,使得双方的优势才能发挥到最大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杏.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及策略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1,(05).

[2]吴苏芳.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05).

[3]白玫.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04).

[4]宋晓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

[5]唐祝兴.王宏.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初步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8).

[6]王春玲.蒋盛楠.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历史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上一篇:依托地方普通高校培养国防人才研究 下一篇:论继电保护原则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