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时间:2022-08-16 04:21:5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摘要: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而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我国某些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S1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17-1

0 前言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多项手段和技术,把先进的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得人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水平提高的目的。

农业要发展,技术是关键,因此,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先进技术的传播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技推广工作,由于各地区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农技推广工作喜忧参半,有的早已被事实证明的成效显著的新技术,但多年后推广效果应不理想。技术难以推广的现象在我国还普遍存在。

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制度不完善,农业技术工作人员不稳定、素质较低

乡镇农技推广站的编制经常被挪用、挤占,农技工作人员经常被借调到各种“中心”工作,尤其在乡镇机构进行改革后,农技推广站被并入农业服务中心,而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直接由乡镇政府进行统一管理,乡镇统一安排工作,并且多个部门在一起办公,上面没有直接相对应的领导单位,工作上没有固定管理部门。并且会在大部分时间处理一些乡里的杂务,例如部分乡镇在农忙季节会随意抽调一些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去征收税费等,同时,由于农技推广经费不足等现实情况,使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安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致使一些人员对推广工作失去了责任心。

由于农技推广工作薪资较低,待遇较差,工作比较辛苦,工作环境较差,导致许多有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离开,并且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少,导致整体队伍的流动性较大,素质普遍偏低,也就造成了技术推广工作不能系统的、有效的进行,影响了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的推广普及。

1.2 投入资金不足

农技推广工作的资金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经费一直存在着短缺现象。《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但是,这项法规一直没有落到实处,某些乡镇的农技推广机构甚至还没有统一的办公场所,更谈不上技术设施设备的配置。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展开,同时,无法引进一些新的综合配套技术,很多试验、示范和推广无法进行,长此以往,推广工作就有名无实,达不到真正的技术推广普及的目的。

1.3 基础设施不健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并已经成为最有效、最重要的生产力,但是,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某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没有配备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影响了推广工作的推进。

1.4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

农民群众是农业推广的受体和基础,技术推广的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领悟和应用能力。近几年,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整体综合素质较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培训较困难,农技推广处于较尴尬的位置。

2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认识

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采取形式多样、喜闻乐见、农民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应用新技术,改变以往的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2.2 抓好科技示范推广辐射工作

农民是很朴实的群体,接受每一项新技术前都需要切实看到它的优势,同时,农民的收入本来就有限,他们不会冒险将资金投资在还不太明确的技术上,所以,农技推广部门要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着力抓好科技示范、辐射带动工作,尤其对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增产、提高效益、适用范围广的农业技术项目要加大示范力度,在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以实现科技致富的目的。

2.3 因地因时、灵活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根据农民的农忙时间和工作地点,灵活做好培训组织工作,在农闲时进行技术培训,或者在农忙时到田间地头进行简单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更加有效,更加直接,并能在现场解决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2.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要严格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每年都应该保证财政预算的足额到位,并且要专款专用,切实加强农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5 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

农技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利用自身优势,搞好配套服务,即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在产前,要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中,提供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指导服务;产后则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作者简介:宋晓辉(1966-),男,吉林农安人,吉林省农安县农安镇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上一篇:梨树套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采摘机械手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