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36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16 03:00:48

B超诊断36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声像图表现、特点,分析及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到2012年10月以来我院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声像图,并根据声像图进行阐述分析。

结果: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3.3%,其中症状较轻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达83.3%,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达90.0%,坏疽性阑尾炎以及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符合率达100%。

结论:B超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可反复检查等优点,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B超检查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临床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44-02

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管腔梗阻等原因导致的阑尾急性炎症,为外科的常见疾病,居外科急腹症的首位。阑尾为一细长的盲管状结构,长5~8cm。阑尾多起自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汇集处,是术中寻找阑尾的重要标志。阑尾动脉供血。源于回结肠动脉,为终末动脉,阑尾静脉经回结肠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回流到门静脉。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是最常见的阑尾在体表的投影位置,但阑尾并不都固定于麦氏点。此外,阑尾壁内含有大量的淋巴组织。我院于2011年3月到2012年10月以来对收治的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B超诊断,取得较为明显效果[1]。笔者现随机调取病例资料完整的36份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3月到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观察证实,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以青壮年男性居多;年龄24~65岁,平均36.7岁;病程1h~10d,平均12h;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1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6例,发热11例,白细胞计数增高者9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例,化脓性阑尾炎10例,坏疽性阑尾炎8例,阑尾周围脓肿6例。

1.2诊断方法。使用PHILIPS-iu22B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凸阵探头;麦迪逊SA-6000C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为凸阵探头。嘱患者取仰卧位,先用3-5MHz探头对右下腹麦氏点及其周围组织器官实施广泛的加压探查,检查部位主要包括肝、胆、双肾、输尿管以及右下腹部的阑尾区,女性患者可追加子宫附件检查,尽量排开阑尾周围的肠管,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嘱患者饮水1000mL或右侧卧位进行探查。探头逐渐下移至盲肠末端,于麦氏点缓慢加压推开周围组织,在腹壁与腹膜后的腰大肌及髂内动脉、静脉间寻找异常回声灶,尽量顺阑尾走向显示全貌,确定阑尾部位,当阑尾部位确定后冻结图像。详细记录各种图像特征,避免漏诊的发生,并结合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上一篇: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过程采血的护理 下一篇:骨科病人心理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