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同音同义异形词例谈

时间:2022-08-16 02:56:56

汉语中的同音同义异形词例谈

汉语中的同音同义异形词例谈

陈坤森

(福建清流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三明 365300)

【摘要】汉语中的同音同义异形词数量较多,意思易混,用法难辨,使用时应认真分析,力求准确。语文老师更应熟练掌握,以利教学。

【关键词】汉语;同音同义异形词;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风采”可以写作“丰采”吗?

“利害”与“厉害”能不能通用?

由于这些词语意思易混,用法难辨,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争议,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做一番界定。如“风采”与“丰采”,都念作“fēngcǎi”,两个词读音相同;它们的意思都指“人的仪表举止好”,意义相同;而这两个词的写法却有不同,属于异形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9年印刷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322页的关于“风采”的词条注释:“①人的仪表举止(指美好的);神采:~动人。也作丰采。”可见“风采”可以写作“丰采”,这两个词是可以通用的。

我们把这样的一类词称作“同音同义异形词”。

一、同音同义异形词的产生

同音同义异形词的产生,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1.汉字通假。由于古汉语中有许多通假字,现代汉语中就派生出一些可相通的词语,如:因“惠”通“慧”,则“贤惠”可以写作“贤慧”。

2.字体简化。因为汉字的形体经过了几次简化,之后用字就有用简化前的字也有用简化后的字,这就造成了同一个字有不同的写法,如“含糊”与“含胡”。

3.同音词。这里的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意义也相同的词,如“精练”与“精炼”、“流连”与“留连”。它们都是可以通用的。

4.同义词。由于“义”与“意”在表示“意义”时是属于同义词,所以就产生了“含义──含意”这样一组同音同义异形词。

二、同音同义异形词的分类

(一)完全通用的同音同义异形词

如“蕴涵”与“蕴含”这两个词,读音相同,都是:yùnhán;意义相同,都是“包含”的意思。这里的“涵”可写作“含”。

“分”与“份”,当它们都读作“fèn”、意思都是“整体里的一部分”时,在这种情况下,“分”与“份”就可以替用。如“股份”可写作“股分”,还有“年份”可写作“年分”,“省份”可写作“省分”,“一分礼物”可写作“一份礼物”。

注意:像这样同音同义异形的词语是可以替代的,不要认为这是错别字现象。

以下所列的同音同异形词都是可以通用的:

无须──无需 交代──交待 装潢──装璜 风姿──丰姿

毋庸──无庸 罗嗦──罗索 唯独──惟独 糟蹋──糟踏

倒霉──倒楣 揣摸──揣摩 仓促──仓猝 托词──托辞

零乱──凌乱 汇聚──会聚 精华──菁华 含蓄──涵蓄

执着──执著 呵斥──呵叱 淳朴──纯朴 战栗──颤栗

委靡──萎靡 踏实──塌实 马虎──马糊 叮咛──丁宁

连结──联接 连绵──联绵 粗鲁──粗卤 鲁莽──卤莽

模仿──摹仿 模拟──摹拟 稀罕──希罕 稀奇──希奇

婉转──宛转 委婉──委宛 原由──缘由 原故──缘故

繁琐──烦琐 繁杂──烦杂 繁冗──烦冗

漂泊──飘泊 漂浮──飘浮 漂流──飘流

做客──作客 制做──制作 当作──当做 做声──作声

飘渺──缥渺──漂渺 宏图──鸿图──弘图

汇集──会集──荟集 含义──涵义──含意──涵意

(二)同而有异的同音同义异形词。

“做法”和“作法”两个词语都读“zuòfǎ”,当表达“处理事情或制作物品的方法”这一意思时,两个词可以通用。但是,如果表述的是“道士施行法术或作文的方法”等意思,则只能用“作法”而不能用“做法”。

“利害”与“厉害”,都念“lìhai”时,意思是“难以对付或忍受”,这时两个词可以通用。而如果表达的是“利益和损害”之意,就只能用“利害”(应读作“lìhài”),而不能用“厉害”。

“同意”与“同义”,读音相同,当表示“意思相同”之意,两个词通用;而在“对某种主张表示相同意见,赞成,准许”等意思的时候,只能用“同意”不能用“同义”。

“殁”与“没”,当它们都读“mò”时,意思是“死”,可通用;而在表示“沉没、没入、没收、没落”等意时,用“没”不用“殁”。

“仓皇、仓黄、苍黄”都念“cànghuáng”,当表示“匆忙而带着慌张”这一意思时,三个词通用;而如果说“人的脸色黄而发青”,则只能用“苍黄”,而不能用“仓皇、仓黄”。

人们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以上字词的变式情况是很有必要的。作为语文老师,更应熟练掌握这种同音同义异形词及其用法。这样,一方面,自己使用这些字词的时候,能尽可能用准、用活,使之更好地表情达意而又生动活泼;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遣词用字能准确判断其正误,以免把学生的正确用字判为错别字。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刘振铎.现代汉语辞海[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

作者简介:陈坤森,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

上一篇:妇产科急诊患者心理问题成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下一篇:全髋关节置换治疗HIV阳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