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效率,深化课程改革

时间:2022-08-16 01:03:04

提高课堂效率,深化课程改革

【摘 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核心在课堂。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怪象:教师教得很苦,学生觉得很累,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本文意在研究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最大限度的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并最终学会如何学习,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课堂效率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加强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行动的内驱力。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鲁迅先生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了百草园的生活,描绘了一个精彩的童年世界,无忧无虑,充满童真与好奇。给学生讲完这部分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描述自己记忆中的乐园,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或者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有特长的学生还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童年》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可以配合着这个课来使用,或直接播放给学生听,或安排学生合唱,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并与课文中的意境相联系。当讲到课文中关于美女蛇故事的时候,学生如果不太感兴趣,可以讲到别的故事上去,如《白蛇传》或者《聊斋》中类似的故事。

二、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有效性的教学调控。一位教师尽管教一门课,面对的也是同一批学生,但是每一节课的具体情况却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学生总是处在不停的变化中,所以教师必须对不断变化的师生状态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课前气氛的渲染。每堂语文课的预备铃响过之后进行一些小型的全班性活动。可以进行词语接龙,背背古诗,或者向大家介绍一本自己看过的好书。这段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它既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又可以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上课的准备状态。这些活动开展的同时,教师要注意用亲切的目光、微笑的表情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使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气氛融洽。

3、突发问题的机智调控。课堂上究竟会发生些什么情况,这是任何一位教师都无法在备课时预测到的。比如,上多媒体课时突然停电,挂着的黑板突然掉了下来,有位同学提出了个怪问题,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计划,等等,诸如此类的可能性不胜枚举。这些活动情境就是在向教师的智慧和应变调控能力提出挑战。面对课堂教学中突发的问题,教师应当先衡量一下这是什么类型或什么性质的问题,是否需要花时间去解决。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尤其在处理学生问题上,要善于巧妙地用一句俏皮话、一个小小的玩笑话、一个对学生善意的揶揄、一次轻轻地抚摸,这样使紧张的空气得到缓和,使学生能直抒胸怀,感受不到压力,既有助于问题的处理,又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重。有了这样的能力,课堂教学,何尝不会有效呢?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这才是学习的真实过程,也才是有效性教学的具体保障。

四、注重拓展、延伸阅读练习

要拓展思路,把对学生的语文训练适时延伸、拓展到课外。一般说来,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可从两个方面着手:⑴布置拓展练习,扩展语文学习的外延,提高语文学习的深度。如学习了《雨说》一诗,就可以以“雨”为话题,让会写诗的写几行小诗,擅长写散文的写一个散文片段……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参与面与参与效益;⑵安排延伸阅读练习,设计、推荐、要求完成阅读体同法异的文章,这是一条帮助学生走向广博与精深的有效途径。如学习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前,由于这是初中阶段单独安排的唯一一个议论文单元,学生所掌握的议论文知识很少,或很不成体系,教师就可以在新课学习之前安排一次阅读拓展练习,选取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如《谈骨气》,将议论文知识融合到习题中去,学生通过练习,通过全班的交流,教师的引导、订正,将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语言等知识点形成一个体系,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就储备了有关知识,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最终达到高效。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激励性评价 下一篇:质疑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