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参与路径探析

时间:2022-08-16 10:53: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参与路径探析

摘 要:作为我国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即高校校园文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环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领域和重要载体。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参与路径;探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政研会2014年立项课题"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高校校园文化参与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理论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在当前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在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的时期,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指导,高校校园文化也很难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领域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因此,这样的状况下就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没。因为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它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向。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使广大大学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来深入地分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使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高校是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而使学生拥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也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前提条件。在高校顺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可以营造出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无形且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基本价值层面上倡导的普遍的社会公德,集中体现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而校园文化目的是精神追求和真理追求,高校师生不仅应是社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而且还应是全社会的践行者和道德楷模。因此,在全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的同时,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也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基础。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个领域,使高校校园文化拥有扎实的价值基础。

二、实践路径探索

第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风、校训、理念、校园文娱体育活动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把握一定的文化理念,还应理论联系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一方面,文化理念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一个载体。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在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顺应阶段,要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在自身的知识体系中自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丰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才能言传身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授给大学生;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类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中。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通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形式,潜移默化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到“三贴近”(即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和贴近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转化为广大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第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也是其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包括校园的环境,校园的各种建筑和相应的文化设施等。众所周知,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人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其能潜移默化地使人接受感染、教育和熏陶。因此,可以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物质文化载体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巧妙地寓于校园环境之中。

可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场所,开展不同形式和主题的教育。比如在图书馆,可以开展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要求充分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科研之中;通过体育场馆,可以进行体育精神的培育;通过学生生活区,可以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使其完美地与社会生活相衔接……从而使大学生在不同的场所全方位地领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魅力,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具体实践

基于此,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开展了“展团员风采,闪集体之光”班级风采大赛、团支部风采大赛,整个比赛以“祖国・中国梦・青春”为主旋律,通过视频制作、才艺展示等环节进行角逐。通过比赛促进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班级成员的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展示大学生团员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将班级梦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不一样的青春,诠释了同一个中国梦。

班徽,是一个班的形象标志,它代表着本班的面貌特色,体现本专业的风采。只有更深入了解本专业,结合本专业的现况与发展趋势,才能设计出更优秀更美丽的班徽为自己的人生构筑一幅蓝图。为进一步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广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展现各班学生的风采特色,体现学生们的朝气与活力,在此面向全院大一班级征集班徽设计作品,举办此活动。

风采大赛的开展,充分发挥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引导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实现高校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氛围的浓厚。这一文化活动,更加凸显了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尤其当前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和路径选择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班徽设计大赛有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及同学们对班级的归属感,促进新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进一步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热爱班级的良好氛围,促进学风和班风的建设,构建和谐向上、积极乐观的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创新、实践、勇于竞争、展现自我的优秀品质,提高同学们的文化艺术品位,展现同学们的个性风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系建设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的发挥来促进。在高校,如果缺乏校园文化这一载体,也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弘扬和践行。通过高校校园文化这个载体,可以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素养的优秀人才,可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的理论研究,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活动中弘扬,在文化建设中得以传承与创新,更可以在这些的基础上为企业、社区、中小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其强大的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充分体现高校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锡蓉,曹泳鑫.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与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 陈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加快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下一篇:小心潜伏在你身边的操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