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之我见

时间:2022-08-16 08:39:30

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之我见

摘 要:本文就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合理制定城市绿化规划方案,等几方面对我们的职责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城市加快发展 可持续发展

前言:

21世纪是生态世纪也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另一方面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聚集在城市生活或工作。因此,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也是现实选择。但是,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却是一个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园林绿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1.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污染。

(1)能吸碳制氧。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工业燃料消耗的氧气、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都需要植物来吸收。

(2)能吸滞粉尘。树木能阻挡和过滤粉尘,是天然的吸尘器。林木树冠茂密,具有减低风速的作用,当含尘量很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携带的颗粒较大的粉尘迅速下降。另外有些树的树叶表面粗糙,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油脂或黏液,能吸收空气中的大量飘尘,经过树林的气流含尘量会大大降低。

(3)能杀死细菌。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杀菌素,杀死由粉尘带来的各种病原菌。

(4)能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当太阳照射到树冠上时,有35%~75%的太阳热量被吸收,从而使森林中的温度比地面的温度低十几度,同时,树林中的叶片又蒸腾出大量的水分。

(5)能消减噪音。城市街道种树,如快车道上的汽车噪音,在穿过12m宽的悬铃木树冠到达其后面的三层楼窗户时,与同距离的空地相比,噪音的减弱量大于3~5dB。

2. 具有美化环境和市容,增加艺术效果,削减疲劳的功能

在现代化的城市里,高楼林立,车行如梭,烟尘弥漫,人们在被钢筋水泥禁锢的居住环境中生活,感觉压抑,易产生疲劳,再加上现在人们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生活中又缺乏自然美,缺乏宁静感,因而城里人渴望回归自然,渴望返璞归真。而园林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花草树木的装饰,整个城市就不会有生气。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就能形成美好的自然景色,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使现代建筑更具有田园风光。同时也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净化空气,有益于身心健康,进入美好的园林景色中,人们不仅感到赏心悦目,而且感到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3. 具有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功能

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好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又是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城市如果能拥有足够的公园和绿地创造出优美的景观,不仅能美化净化环境,还能大大的发展旅游业,促进国内,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城市经济收入;通过公园内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能提高游人及市民素质,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于体外,同时也能激发群众热爱家园、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使城市永葆青春,永续利用。

二、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urban green space system)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等作用。从内涵上讲,城市绿地系统主要具有园艺、生态和空间3种内涵,它是指在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绿地为组分构成的系统,是由城市公园、道路绿地、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环境绿地、园林圃地、经济林、防护林、生态林及城郊风景名胜区绿地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应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等特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遵循以下规划原则:一是统筹考虑和布局农业绿地、林业绿地、水源绿地、环保绿地和游憩绿地。二是尽量少占农田,在满足植物自然生长的条件下,充分利用非耕种用地及建筑物间的破碎地形布局绿地,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三是合理布局城市绿地斑块,形成合理的绿色空间网络结构,并注意留有发展余地。四是将植物多样性与城市景观规划结合,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

2合理实施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

园林绿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地位。园林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减轻污染和噪音,吸收粉尘和有害气体,调节和改善小气候,给城乡居民提供优雅、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小城市在进行居住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减少资金投入;同时,在小区绿化造景时充分考虑楼层较高居民的观赏需求。

2.2远近结合,经济适用

植被选择不仅要考虑人们的观赏性,还应充分考虑植被的适应性和经济性,发挥树木、花草合理搭配等生态效益。

2.3体现生态保护性

坚持以生态学为基础,设计、组织住宅内外空间的资源和能源,尽可能达到小区内外之间的平衡和循环使用,从而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冲击[3]。

2.4满足小区居民的审美,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氛围,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2.5具有创新意识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他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即要求园林设计者有广博的知识、灵活的头脑及发散的思维,能够巧妙地创造出新的绿地景观、绿地风格和绿化环境。

三、合理制定城市绿化规划方案

3.1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分期建设

远期规划绿地时要考虑到城市将来的发展,既要考虑将来绿地面积与已建面积的比例,还要考虑人口增长率和绿地增长率,应预留一定规模的公园占地、道路绿化带及街头绿地等占地。分期完成城市、郊区、各农村乡镇及县域范围内的大地绿化,从而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园林绿化体系。

3.2培养引进人才,提高绿化的覆盖率

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具有高级园林技术与管理的人才,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使城市绿化的布局更为合理。同时,园林部门要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组织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3.3加强领导,加大城市绿化保护的执法力度

3.4提高人们绿化保护意识,落实“门前三包”工作

目前,中小城市的“门前三包”制度落实的不够理想,远远不及大城市的“三包”意识,有些中小城市的“门前三包”形同虚设,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城市绿化环保维护的工作实施难度大。政府应该加强对城市“门前三包”的监督管理工作,将奖罚落到实处。同时,利用报纸新闻媒体加大城市绿化的重要性,提高市民绿化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结束语

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社会公益事业,必须依靠有力的政府行为做向导,才能正常运转。在中小城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绿化执法队伍,是维护绿化成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明品,高慧.关于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探讨[J].内蒙古水利,2009(5):124-125.

[2]姜来成.关于小城镇园林绿化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1997(1):46-52.

[3] 黄东英.新疆杨育苗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20):19-20.

[4] 曹枫叶,薛利忠.新疆杨覆膜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2006(9):47-48.

上一篇:预制PC构件在住宅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公路桥梁建设中几点重要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