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标准化工作的特征

时间:2022-08-16 06:20:38

国际贸易标准化工作的特征

一、当代国际贸易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列宁早就提出:“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越来越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它完全国际化”。(《列宁全集》第19卷239页)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表现,标准的国际化作为协调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技术纽带,作为向国际社会传播先进实用的生产方式的手段,作为从技术上统一协调、消除国际贸易中商品移动的障碍,已引起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的广泛注意。显而易见,标准的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经济国际化链条中一个重要环节。当代国际贸易中国际标准化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标准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当前,国际标准化活动呈现出如下的趋势和特点:

(一)国际标准增加的进度越来越快,并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力推动器。150在1960年仅有标准197个,1970年增为1550个,1980年为4269个,1986年为6401个,目前已达1万多个。也就是说,5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20个标准,6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120个,7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270个,8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600余个标准。IEC标准1960年仅为250个,1970年为556个,1980年为1400个,1986年为2200个。目前,150和IEC标准有1万余个。由此可见,制订38和颁布标准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贸易领域的影响更加深元。“国际标准—打开市场的关键”,这一口号不仅是1992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也为今后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关贸总协定直截了当地指出国际标准的价值不是偶然的,全球商人都需要国际标准。因为国际标准提供了为所有人获益而打开世界贸易新局面的钥匙。事实也是这样,在世界性贸易中,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标准当作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谁掌握了新型产品的国际标准,谁就取得了这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主动权,甚至可以垄断该产口的国际市场,这样的事例在世界上是屡见不鲜的。即将面临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标准化争论就是一个具体例子。现在日本已经在研制高清晰度电视,美国、西欧也正在研制,两种电视的制式是不一样的,如果国际电信联盟将来以日本研制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制式作为国际标准,则日本将争得这种电视的国际市场,美国势必要失去这个市场,至少要失去这个市场的大片地盘。在这里,产品还未成批生产出来,标准化就成为争夺市场的急先锋。

(二)保护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是国际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消费市场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产品尤其是消费品需要标准化,为此,150和各国标准化机构相继开展了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标准化工作。150消费者政策委员会提出了消费者标准化工作的优先性原则。至今已颁布指导性文件150余份,包括的范围除了日用消费品外,还有玩具、药品、电器、体育用品、儿童用品、娱乐器材等,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三)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品质量保证日益成为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内容。了标准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技术依据,在国际市场上,由第三方(非供、需方)按规定标准对产品进行公正的鉴定,发给证明书、许可证和适当的标志,作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依据,这就是认证。在许多国家先后实行了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后,150于1970年成立认证委员会(现为合格评定委员会),质量认证成为150工作的重要方面。为了专门研究质量保证问题,150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并于1987年颁布了15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并且150对原系列标准已开始进行大刀阔斧地修正,以便促使供方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质蚤保证。

(四)国际标准从传统工业技术领域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80年代以来,人类处于新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伟大变革之中,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竞相开发,正在推动人类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过渡到信息化社会,这些高新技术领域对标准化的新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与信息产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信息技术标准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研制标准计划中,信息技术标准占总数的18%以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现任主席麦克道尔威先生在向第十八届“世界标准日”的贺词中明确指出:在光纤通讯激光设备以及通信卫星等方面,我们已经为今后技术的发展而制订标准了。

(五)全球正在兴起一股广泛推行1509000系列标准的浪潮。1509000系列标准已成为当代开拓国际市场的通行证。15()9000系列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3月正式的,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它被作为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标准,其中只有个别国家是等效采用,其他国家和地区是等同采用。我国从1993年1月1日起由等效采用改为等同采用,并在全国实施。在各国踊跃采用1509000系列标准的同时,也认识到1509000系列标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目前都不能完全满足各行各业各类产品质量管理的需要。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50/TC176)组织国际知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了一份《20世纪90年代质量领域贯彻国际标准的战略设想》,国际上通常称为《2000年展望》,从而使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四大类的基础标准,使质量管理工作进人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阶段。正如150/TC176主席沙那西先生所说:“当今世界的质量管理有四大关键要素:15()9000系列标准、综合的支持体系,实施指南和9000论坛所包括的问题”。质量管理将沿着这些关键要素引导的方向,迅速地推动国际贸易向前发展,走向21世纪。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战略策略

当前,采用国际标准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标准化活动的普遍的趋势。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对采用国际标准的态度和作法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说:工业发达国家采用国际标准主要是协调本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消除(至少是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贸易的技术壁垒;发展中国家采用国际标准主要是缩短本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水平上的“差距”,作为引进技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标准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方式转变。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能否又快又好地发展的一个关键。速度是个战略问题,质量也是个战略问题;产品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要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产品质量是关键。而标准化与质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整体,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力度加大,采用国际标准更是一个问题了。我国的标准化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必须注意,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含义是广泛的。采用国际标准就是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订人我国标准,并贯彻执行。因此,‘采用”的完整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程度不同地纳人我国各类标准;另一方面,还必须具体实施这些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化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国情,我国对外贸易中采用国际标准应采取如下战略策略:

(一)坚持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与国际标准保持统一协调已成为当今各国标准化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一条重要原则。但由于标准的类型不同,因而统一协调的形式不完全一致。

1.国际上通用的综合性基础标准应当等同采用。基础标准是科学技术、经济活动及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是经过国际上许多国家的专家实验验证,反复磋商研究而制定的,比较成熟、稳定、实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与各国的国情没有直接的关联,为加快采用步伐,应等同采用。

2.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标准也应等同或等效采用。目前,150和IEC的方法标准分别占这两个组织标准总数的41写和26.9写,许多国家等同采用相应的方法标准,其重要原因是在国际贸易中需要一个在国际上统一的检验、试验、抽样等方法标准,以便于公正地处理贸易中的纠纷。同时,许多方法标准本身包含某些先进实用的技术,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廉价的技术引进。

3.安全、卫生、环保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要结合国情区别对待。国际标准中凡涉及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标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要十分注意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l)安全、卫生、环保国际标准中的基础和方法标准应等同或等效采用;(2)用于出口的产品标准中的安全、卫主、环境保护的要求应与国际标准或国际惯例协调一致;(3)由于运输业具有明显的国际性特点,因而凡涉及海上、空中、陆地人身安全及航行、航海安全的国际惯例中的技术要求,都应视为强制性的,应等同或等效采用,如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公约、规则、标准等。

4.产品标准情况复杂,与国际标准统一协调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方式。150和IEC标准中,关于具体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不多,通常由各国公司(或企业)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要求制定企业标准,这对我国产品质量性能方面采用国际标准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二)坚持结合我国的国情。采用国际标准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讲求经济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1.应注意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标准中涉及到自然资源的问题要慎重研究。国际标准和国际区域性标准都是委托某一国家或直接由某个国家起草的,不可避免地从本国和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出发。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两种情况:一是某种资源十分丰富,有些储量甚至为世界所罕见;二是由于储量甚少,或者由于开采困难等原因比较稀缺,因此,涉及到自然资源的问题,都要结合本国资源的特点采用国际标准,盲目照搬国外的标准,对我国资源利用不利。

2.应充分注意我国的自然环境条件。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从气候环境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东、广西等省是亚热带气候。标准中有关环境试验方法中涉及温度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气候特点,不能生搬硬套。3.充分考虑我国民族的人体体质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1)人体尺寸。一个民族的人体体质、体形的形成与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体体质、体型有着很大差别,在采用国际标准中要考虑人体尺寸中的差异。(2)人体负荷力,包括人体各个部位所产生的负荷力,如拉力、推力、握力、背力、肩力、腰力、腹力等,都要充分考虑我国民族的特点。(3)人体的感官的适应性能力也有较大差别,所以在设计与人体器官和适应性有关的产品时,必须参考我国人体的特点。

(三)向国际标准靠拢,加强我国宏观和微观标准化体系建设。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家标准,而且许多方面高于国际标准,我们也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使制定的标准尽可能具有国际性、先进性和权威性,并逐渐形成完整的系统。

1.1509000系列标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需要,我国已将1509000系列标准等同转化为中国国家标准,即GB/TI9000一1509000系列标准。这套标准在我国贯彻实施已有7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系列标准必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l)贯彻1509000系列标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使之成为防止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条件。随着欧共体统一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区域性经济集团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标志。我国与欧洲、北美洲以及亚太地区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已成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1509000系列标准已成为欧洲EC条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进一步激起各经济集团的高度重视。1509000系列标准贯彻与否,已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条件。因此,已在国际贸易中成为重要一员的我国,也必然要把贯彻1509000系列标准作为发展国际贸易,防止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2)贯彻1509000系列标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规范市场行为的重要依据。买卖双方是市场的主体,主体间的行为应该规范。我国地培育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对市场主体间发生的市场行为,需要按国际准则和国际惯例加以规范。第二方加强对第一方质量体系的评价,以及信任某一第三方认证的质量体系,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规范市场行为的重要内容。1509000系列标准正是在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三者之间实施质量体系评价的重要依据。基于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准则,国家技术监督局已经建立了我国的质量认证和国家认可制度。我国在建立和推行认证与认可制度时,主要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①国家对质量认证工作实施统一管理;②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方的作用;③按照国际通行准则和我国国情规范质量认证活动,积极参与国际双边或多边互认合作;④质量认证等中介机构应成为具有明确法律地位的第三方实体,并接受国家认可制度的监督管理,依靠公正、科学、有效地服务取得信誉,在公平竞争中求得发展;⑥坚持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同时对涉及人身安全、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产品,依据法律、法规实施认证,并在进人流通领域时实行强制性管理;⑧质量认证的目的在于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企业强化技术基础,完善质量体系,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竟争能力。

2.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标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现代管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功能,就要扩张最短那块木板的长度。由此将上图中三项标准的水平加以平面展开由图可见,尽管技术标准的职能水平具有a的高度,但只要其中有一种标准职能水平仅有b的高度(图中阴影部分),则企业获得的效益,不是由a所组成的木桶容量,而仅仅是阴影部分b所组成的木桶容量。从中不难看出,要改进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首先要抓薄弱环节的改进和提高,因为这类少数环节将从根本上制约着整体效益的提高。只有在改善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实行技术标准、管理株准、工作标准三位一体的整体优化,才能从根本上发挥标准体系建立的应有作用。

(四)使我国标准走向世界。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完善我国标准化体系的同时,应该在各个领域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进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反映我国的要求,维护我国的权益。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直接参加150或IEC的各种技术会议。国际上一些知名大公司,如波音公司、IBM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等都是150或IEC的积极参与者。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发展的中国需要国际市场,同时国际市场剔除一个12亿人口的中国市场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融为一体,中国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已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上一篇:国际贸易地位提升措施 下一篇:发展中国家间国际贸易与投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