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坚强智能电网对于电力系统意义的探讨

时间:2022-08-16 01:14:11

有关坚强智能电网对于电力系统意义的探讨

摘 要 我国的电力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对我过的电力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我国的电力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难题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比较全面地评价了我国发展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建立坚强电网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智能电网;能源资源;电力系统;优化配置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5-0031-01

坚强智能电网进一步地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生产和布局起着引导性的作用。作为当前国家社会一个关键的能源配置和输送的平台,坚强智能电网无论是从投资建设,还是从生产运营的所有过程,都会对我国的能源生产、国民经济、环境保护、利用方式等带来重大的战略性影响。

1 建设智能电网的必要性

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资源――煤为主要成分。煤炭的消费,大约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占去了70%,一些清洁性的能源消耗在我国的比重比较低,不但制约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对环保与生产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建立我国电力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就必须要不断地完善和建立国家电网,大力发展与培育坚强智能电网。

1.1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电力系统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资源。根据国家提出的战略性的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计再过10年的时间,我国的用电量将超过8万亿kW・h,而发电装机将超过16亿kW,在目前来看,这是一个相当巨大的数字,所以未来几年我国的电力发展空间是很大的。我国的电网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是相当滞后的,电网的优化配置与资源利用的都不强,所以,我国建立智能电网必须要具有一个坚强网架结构的电网,只有这样才能能完全实现我国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说,坚强网架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础。

1.2基于能源资源结构

我国的能源相对比较贫乏,我国能源的使用效率只有美国的1/3。我国能源的结构还是以煤作为第一产业,能源的分布也不平衡。随着国家能源开发的重点从西向北移动,就势比会产生能源的大规模、远距离的输送,这就更加要求国家电网一定要适应我国能源的分布的结构。通过对坚强智能电网的不玩完善和建设,必将会促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这样就会有效地提高整个线路的输送能力以及大大加大了运行控制中的灵活性,为提高我国能源的远距离输送效率实现最大化,为提高我国电网的优化配置能力广泛化,建立了一个坚强的保障基础,从而实现了降低一次性的能源消耗,降低了SO2、CO2、NOX、NH3等污染物的进一步排放,为实现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石。

2 坚强智能电网对电力系统的作用

2.1提高能源输送经济性

考虑到了输电技术和煤炭的运输状况最新的发展事态,从我国北部、西部的煤电基地对中东部地区的负荷中心进行输煤输电,不管是从落地的电价还是从整个输送环节的价格去比较,输煤的成本远高于输电的成本,相比而言还是输电更为经济。实践表明,输电到受端地区,落地的电价要比输煤到受端地区,在进行建设具体的燃煤电厂,而上网的电价要低0.10~0.03元/(kW・h);如果只是从中间输送的环节进行比较和对比,输煤费用与输电价格的折算电价的比为1:3.1~1:1.3,输电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建设和完善坚强智能电网,提高北部与西部能源基地的能源外送,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能源输送的经济性,从而大大降低整个供电的成本。2020年,主要煤炭产区向中东部负荷中心送电规模约达2亿kW,可减少煤炭运输量约4.7亿t,可节约电力供应成本合计约550亿元。

2.2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煤炭产区多以直接输出煤炭为主,因煤炭是初级资源产品,其附加值低,煤炭产区的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西部和北部煤炭基地所在地区的煤电转化比重,可以延长煤炭产区煤炭开发利用产业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拉动作用更为明显,有利于缩小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优化区域分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测算,输煤、输电2种能源输送方式对山西省GDP的贡献比约为1:6,对就业拉动效应比约为1:2。

加快发展具有强大跨区能源资源配置能力的坚强智能电网,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5.65亿k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3%;清洁能源发电量约2万亿kW・h,约占总发电量的26.6%,清洁能源发电可替代化石能源约6.2亿tce。通过坚强智能电网实现风电的跨省跨区消纳,2020年我国风电开发规模可增加5400万kW以上,可替代化石能源消费约0.34亿tce,减排SO2、CO2、NOX分别为38.2万t、0.94亿t、2.4万t。

我国坚强智能电网预期收益

3 结论

建设和完善坚强智能电网,对我国构建和发展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家电网作为我国的能源开发、产业技术升级和利用方式转变资源利用的综合工程,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就必要要求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科研机构、设备制造等相关单位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投入,需要政府的有力协调和宏观引导,需要集合社会各界的各方力量进行共同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宋永华,杨霞.以智能电网解决21世纪电力供应面临的挑战[J].电力技术经济,2009,21(6):1-8.

上一篇:叉车全液压转向系统的研究意义及趋势 下一篇:千米立井井筒壁后注浆堵水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