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课堂上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时间:2022-08-15 11:35:51

论数学课堂上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摘要】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情感的主关指标,也就是幸福感。当今社会的大背景是要构建和谐,提升全民的幸福指数,那么,课堂上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那。文章主要从实行感性教学、创设自然的学习情境和注重学生自主性培养等三个方面来阐述课堂上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幸福指数;感性教学;自主性

要领悟新课程数学的基本理念与价值追求,设置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倡导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基本指导思想,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老师的教学风格等方面。来提升数学课堂课堂上学生的幸福指数,达到教学目的。

一、实行感性教学

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培养。,教师的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是一种隐性力量。例如,“数轴上表示-3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3的绝对值”,这句话在术语上虽然规范,但是它既涉及“两点间的距离”,又涉及“数”和“形(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某些学生来说理解就比较困难,如果用“-3的位置与原点位置的距离”代替画线部分就通俗而形象得多,“位置”一词本来就很贴近生活,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轻易理解;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词语交换,学生领会的会特别深刻。

二、创设自然的学习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创设一个自然的学习情境;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接受知识的行为。而教学情景的创设是一条改变课堂环境的有效捷径,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学习场所”。在教学中巧妙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的气氛。例如:在教学“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对同学们说: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随便说一个数,老师不需要计算就知道这个数能否被2或5或3整除,不信我们就试一试,同学们感到很惊奇,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试着要难住老师,结果老师回答的又准又快。同学们惊奇之余,都急于想知道这种神通广大的本领,于是带着炽热的求知欲,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中,成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当然,创设情境时,问题一定要紧密贴近本课教学内容,问题要创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要富有启发性,把问题作为“药引子”,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急于想知道答案的期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

(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人性与个性的培养

给学生成功的表现机会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来体现。一道难题,如果一个成绩不十分突出的学生能准确快速地回答出来。那么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表现和鼓励,充分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成功的表现机会,更应该体现在对数学学习自卑的学生身上,尽可能让他们表现一下自己,使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和勇气。

(二)精导妙引的自主课堂

开展自主学习课堂,老师可以开展精导妙引、独具匠心的自主学习课。课堂教学活动是以学生获得知识为主的活动,教师是诱发灵感,指导学生学得知识的利器人。这就需要教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巧导妙引,导在关键处引在模糊时,实行课堂各亮观点、自评互判,讨论竞答等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而学生则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把课堂切实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幸福情感为目的,优化课堂各环节的教学。使课堂教学不仅关注“术”的传授,更能站在关注“人”的高度上;在“道”上作研究,克服课堂上的无效或低效现象,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感受课堂学习的幸福与快乐,温馨和谐、促学净思。“当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吸取,并与人生的体验一起成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时,幸福教育之花就在课堂上绽放。”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幸福

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是平等和合作,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抛弃旧教育模式下高高在上的一面,是朋友的合作。教师给学生不仅是知识,还要给学生爱的阳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具有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影响,要使学生喜欢数学教学,必须营造向上、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做一位充满激情的教育者,要善于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多元互动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课堂的幸福。

五、结束语

一堂课没有精彩的老师就不可能有学生的精彩;没有老师独巨匠心的设计和精导妙引,就不可能有学生智慧的火花、思维的碰撞、认知的冲突。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幸福指数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远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幸福指数与快乐指数[J].2008年4月.

[2]孙志璞,苏继红,陈淑清.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6,(04).

[3]单军华.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05,(06).

上一篇:关于提高中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下一篇:论网络盗墓小说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