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时间:2022-08-15 07:25:10

文化活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当知识人不愿回归故里,代表的是土地上某种文化的断裂与不可避免的失落,这终将反映在一地经济活水的枯竭。

扫墓是清明假期的主要新闻,光上海一地扫墓踏青客流就百多万人。邻近省份的朋友回家去了,但老家远一点的新上海人,在短短三天连续假期里大多选择留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清明扫墓在高速城市化的中国是奢侈的事,过去30年离乡背井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在大城市里落了户,故乡的坟头靠谁打理需要妥善安排,老家还有亲人的尚且容易,如果全家都进了城,祖坟的照料还是要费点心。

虽然浓淡程度不一,中国传统文化里安置祖灵的观念还是人们潜意识的一部分,扫墓或叫上坟,在文化潜意识里总跟春节一样,离不开“故乡”的观念,特别对游子来说,仿佛都是在提醒勿忘家乡和故人。

“故乡”对许多人来说,唏嘘更多于浪漫。

老家在安徽的学者王晓渔说得最直白:“在一个国民都是居民的年代,让人充满想象和渴望的是‘异乡’,不是‘故乡’。”

对许多游子来说,家乡都是小地方,而小地方的吏治、社会状态,相对于市容的变化速度,数十年没什么改变。

七十几年来海峡两岸第一次在陕西同祭黄帝陵,场面空前盛大,而在另一边河南新郑也因是黄帝出生地而年年祭祀。改革开放走市场经济以来,许多地方都找出自己家的特色大搞旅游业,地理上没有特色的就从历史上找,于是许多古人住过的地方都成了观光资源。无论祭祀典礼还是把古人相关的地方整修一番,看起来像对传统文化的提倡或尊重,实际上有没有让传统文化的活水泉涌,流出新生命,是个大大的问号。

六十几年来中国经历的大变化,其速度与规模亘古未有,前30年是精神文化上的变化,后30年是土地与家园的变化。土地与家园的重建、新貌毕竟还看得见,文化上的新生或重生就看不到迹象。

在消费经济时代,中国人对外国品牌的崇尚与热衷,代表的是对外国文化品位的拥抱。尽管对知识界来说,这象征的是西方、日本等外国软实力的行销优势,但另一方面的现实则是代表一国文化品位与历史沉淀的经济成果和商业化产品,尚未在中国诞生。

上海学者朱大可在他主编的新书《文化批评》中就指出,中国试图在走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U型曲线的低端的过程中找到出路。

他把问题指向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精华成为生产与消费的对象,在此基础上修正中国制造的命运,才是最大的难题。

他回顾30年来的经济发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无法进入U型的价值链,以致只能在知识界内部运行。其后果则是风雨飘摇的传统文化因为无法被现代日常生活接纳而加快湮灭速度,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也无法获得来自本土文化的声援,以致徘徊在U型链的低端。

传统文化如何转化成现代经济效应是个大课题,除了旅游观光,还能怎么样在经济价值链中创新、结果,在日常生活中成为看得见的经济效应,这并不是简单地转型升级、淘汰更换产业就能成功。

西方文化发展在时间顺序上后进于中国,但现代管理和经营理念多来自西方思想界,甚至政治和文化理论亦然,其中原因非常清楚,就是政治权力对文化与思想的钳制被公民社会所削弱,自由与开放的环境让个人才智得以百花齐放,撞击出创新的火花。

历史学家早已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上的盛世正是政治权力相对衰弱的时期。在今天来说,文化的创新力甚至关乎经济动力的持续与否。

当知识人不愿回归故里,代表的是土地上某种文化的断裂与不可避免的失落,这终将反映在一地经济活水的枯竭。

(选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上一篇:文人买书琐记 下一篇:于娟:海归博士的生命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