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海归博士的生命日记

时间:2022-06-12 04:29:28

于娟:海归博士的生命日记

于娟,生于1979年,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一个两岁孩子的母,2009年12月确诊患乳腺癌后,坚持开博客写病中日记,在博客中反思生活细节,感悟人生,引起网友关注和热议。

编者按: 4月19日凌晨3时,本期杂志即将付梓,32岁的于娟辞世。曾经以为,她的“生命日记”会是长篇连载,她的病情会奇迹出现。她的乐观坚强,让我们忽略了了,这是一位乳腺癌晚期病人,她耗尽生命的最后一滴膏油,去思考生命,去烛照生者,告诉我们在拥有时珍惜,在困难时淡定,在远行前优雅。

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于娟,一路走好……

如果可以选择,也许于娟永远都不想这样出名:一个著名的癌症病人。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样的形容似乎也算得上贴切。一年多来,这个生命被倒计时的复旦女博士,用她的文字,一点点记录着自己的癌症抗争史。500余篇博客、300余万访问量——没有人知道她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记录下这些点点滴滴,但那些文字里渗透出的挣扎与渴望、坚持与乐观,感动了无数人。

有人在她的文字里读到了感动,有人在她的文字里找到了坚强。于是,于娟就这样“著名”起来了。当媒体蜂拥而至的时候,于娟说,“请忽略我。我希望有人关注我用命换写出的文字,我希望有人能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的健康,我希望有人透过我的文字关注到自己偏离生活的生活方式,我希望有人开始早睡早起,开始减少应酬,开始不再嗜烟酗酒,开始分些时间给家人——”

“我就像一尾被扔到岸上的鱼”

“我就像一尾被扔到岸上的鱼,在黑暗里斜倚在被子上,大口无声地喘气、喘气。没有人知道连续不断喘气是多么的艰难。我开始用上唐老师教给我的气功,开始默念八卦象数,开始抱着金画家送给我的紫水晶球,开始一切科学的不科学的,神道的不神道努力。我争取到了天亮。我相信,所有人面对面看着我的时候,没人知道我这一夜有多难,除了一直坐在我身后帮我捋背抚胸的妈妈。”

——摘自于娟博客

31岁以前,于娟从来不曾想过,有一天,连呼吸都会成为一件为难自己的事。

31岁之前的她,健康、快乐、生机勃勃。那时候她刚刚过五关斩六将一口气读完硕士、博士还到海外留学,那时候她刚回到复旦大学成了一名年轻讲师正等着风生水起,那时候她的儿子才刚刚14个月。在经过漫长的读书生涯后,生命,似乎向步入社会的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科学哲理,声色犬马,佳肴美酿,越来越觉得每种东西都诱人,每种东西都自有天地,每种东西都有让你沉沦的道理。”

然而,命运似乎更像是个刁钻的操盘手。一切,似乎都还来不及开始,她就快要失去“沉沦”的资格。用于娟的话说,“犹如鹤之羽翼始丰,刚展翅便被命运掐着脖子按在尘地里。”

2009年12月27日,于娟正式从医院确诊,她患上了癌症。几天后,确切的消息传来:乳腺癌晚期。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躯干骨,她只能选择化疗。化疗的初期反应很大,呕吐一直不停。因为全身不能动,即便呕吐,她也只能侧头,最多45度,身上、枕边、被褥、衣裳,全是呕吐物,有时候呕吐物会从鼻腔里喷涌而出,一天几十次。

也有时,一天之内经历两次骨髓穿刺。这样的时刻,于娟的丈夫在旁边总是面壁不忍再看,于娟的妈妈也已经濒临精神崩溃边缘。但于娟却从来不哭。那些别人化疗时五脏六腑的难受她也有,但她不想让家人看到她的痛苦。她只是断断续续用了身体里仅有的一点力气,录了数封遗书,安慰妈妈看穿世事生死。

经历了六次化疗后,于娟回家了。她年幼的儿子“土豆”当时只有19个月,他开心地围着妈妈转来转去。“土豆”的奶奶说,“‘土豆’唱支歌给妈妈听吧!”“土豆”趴在于娟的膝盖上,张嘴奶声奶气地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余音未落,于娟第一次流泪了。“也许,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我的孩子就变成了草。”

“癌症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癌症是我人生的分水岭。别人看来我人生尽毁。其实,我很奇怪为什么反而癌症这半年,除却病痛,自己居然如此容易快乐。这场癌症却让我不得不放下一切。如此一来,索性简单了,索性真的很容易快乐。若天有定数,我过好我的每一天就是。”

——摘自于娟博客

记录是于娟很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当生命暂时得以延续,惯性让她试着去记录这段别样的人生体验。《病房记事》《癌症的益处》《致病友和家属战友们》《出生入死的生日记事》——几经生死后,于娟用那些笑中带泪的文字,与更多的人分享这生死边缘上的体验。

当生命都难以为继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坚持这样的记录?于娟说,是想跟大家分享人生的体悟和教训。因为生病以来,得到太多爱,无以为报。生病至今,她收到的礼物五花八门,从虫草灵芝到红薯,甚至一个不认识的广州大姐,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她的事情后,专程跑到医院给她送来了2000元钱。原来,他们结婚十周年了,本来打算出去吃顿饭,后来决定用这笔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以前这样的事情,于娟在电视里也不曾看到过,可是现在,它实实在在发生在她身上,让她觉得非常温暖。

爱很温暖,也很重。因为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所以于娟并不想欠这个世界太多。当有一天,她在自己的病房里成功劝阻了一个企图自杀的患癌女孩时,她发现自己活着,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就这样,于娟开始了她的生命日记。也正是循着这样的文字,第一次见到了于娟,在她租来的那间房子里。很难相信那是刚刚闯过鬼门关的年轻女人——大声说笑,对于生死,又表现得太过大大咧咧。当时并不知,那是一个知识分子面对“天灾”时所能做到的最好表现。

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第二次联系她,她正在做红娘安排两个朋友相亲。这是一个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女人应该做的事吗?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生命、爱情、亲情……对于美好的事物,她永远有着无穷的热情。3月3日,微博上传出的消息称她的情况不太好。再次发去短信问候。她说,“我嘴上说不怕,其实心里很害怕。”那一天,同期看到的消息是身患癌症的乔布斯带着“苹果”复出的消息,所以短信告诉她,“愿你像乔布斯一样勇敢,因为有那么多的人爱着你,加油!”

如今已是人间四月天。于娟的病情时好时坏,记录断断续续,却始终在坚持。努力过,抗争过,也许便没有什么遗憾。

“为啥是我得癌症”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摘自于娟博客

身体好的时候,于娟开了一个名为“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她希望用自己的文字,让大家看到自己正在拥有的美好人生,了解很多生命极端情况下的人性。

“为啥是我得癌症?”这是于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癌症”这个名词她从来没有想到会和自己联系在一起,在她看来,她得乳腺癌的概率是如此之小:“第一,我没有遗传;第二,我的体质很好;第三,我刚生完孩子喂了一年的母乳;第四,乳腺癌患者都是45岁以上人群,我只有31岁。”

她曾经试图抽丝剥茧分析出自己患癌的原因,给他人以警醒。在名为《为啥是我得癌症》的系列博客里,她历数了自己患上癌症的可能原因:暴食暴饮、嗜荤如命、生活方式不良、争强好胜——她觉得,“我在癌症里整整挣扎了一年,人间极刑般的苦痛,身心已经摧残到无可摧残,我不想看到这件事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发生。”

尽管需要休息,但是她还是坚持每天早晚更新两次博客,记录下病中的一些情况,对癌症的情况的介绍,并反思当时的生活方式:“回想十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网聊、BBS灌水、蹦迪、吃饭、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

“人家考个期货资格,我想考,人家考个CFA,我想考,人家考个律考,我想考……想考是好事,但是每次想了以后就忘记了,等到考试还有一两个星期,我才幡然醒悟,又吝啬那些报名费考试费书本费,只能硬着头皮去拼命。每次拼命每次脱层皮。”

于娟笑称自己是一个证伪者,以自己的生命去证伪癌症的治疗方式。她记录每日吃了什么辅助抗癌物,每日的身体反应是什么。因为她想,也许她的记录成为一块小石头,帮助新病友渡过人生的寒深河流。

也许,对于一个身患癌症的女教师来说,这是用生命写成的教科书,也是她对这个美好世界所能尽到的最后责任。

E-mail:

上一篇:文化活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下一篇:刘学颂的“幸福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