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因“读”而绽放光彩

时间:2022-08-15 06:29:51

让语文课堂因“读”而绽放光彩

一、美读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朗读有助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因此,采用“美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所谓“美读”即是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音乐的选择要符合课文的意境,要舒缓、轻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再加上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朗读,一定会给学生创设美的情境,从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这种方法适合于那种写景散文、抒情散文等。比如,巴金的《繁星》、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文章。

比如,我在《繁星》的教学设计中就采用了“美读”的方式去感知课文内容。我选用了轻音乐《秋日私语》作为伴奏音乐,让学生合上书、闭上眼,用心去听我范读,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课文内容所展示的画面,随着我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室里静得出奇,学生深深地陶醉在我所创设的情境中,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美的愉悦。听完之后,学生们都意犹未尽,嚷嚷着要再听一遍,我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两遍下来后,一种对美的追求油然而生,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适时指名伴音朗读,并让学生进行评议,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以及不到位的地方,并适当进行朗读指导,点滴渗透朗读技巧,这样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提高了朗读能力。最后我让学生自由读、齐读,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整个朗读过程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范读――个别读――自由读――齐读”的形式展开,当然根据学生的要求,伴奏音乐可有可无,朗读内容可长可短,自由灵活、形式多样,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了“随读潜入课,理解自然深”的效果,而且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朗读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长此以往,不愁学生不爱你的语文课。

二、巧读

朗读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朗读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因此,采用“巧读”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达到说教、讲解分析所不能及的效果。所谓“巧读”即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及精彩之处设计的朗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此种朗读形式多样,根据课文的内容而定。

比如:在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当读到“‘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时,我让女生齐读前一句,男生齐读后一句,根据女生的声音特点读出紫藤萝花在开放时的活泼、欢快,根据男生的声音特点读出紫藤萝花在开放时的自豪、乐观。通过几次朗读后,学生领会到这两句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朵的欢快、自豪、争强斗胜,表现了紫藤萝的活泼可爱,充满活力。可见,拟人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这样的朗读不仅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理解了课文,而且也懂得了写作的技巧,值得一试。

三、滥读

朱自清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其实对于任何文章朗读都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读得滚瓜烂熟,熟透于心,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那么,采用“滥读”的方法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滥读”不是盲目地去读、随便地读,而是有目的的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读,以读为主,借读明义。

比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把难以用文字描摹的音乐和舞蹈状写得痛快淋漓,是一篇激情的抒情性散文。教者若按一般的教学设计去处理,会大大削弱文章的感染力,我觉得应以“读”为主,借读来展现此文的魅力。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自由读、评价读、对比读、示范读等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自由读这一环节里,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文章的气势、文章的激昂,自然就会产生读的欲望,想跃跃欲试,老师顺势让学生个别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评价,寻差明优,步步提高,并穿插朗读指导,让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对比朗读,进一步理解、感悟文章所蕴涵的生命的激昂和力量的喷发,此时适时进行示范朗读,调动学生的朗读激情,使整堂课充溢在读的氛围中,教师没有烦琐的分析,学生没有头疼的思考,轻轻松松便理解了文章所蕴涵的深意,可谓是教得轻松,学得快乐。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真正使学生在朗读中激发兴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充分利用朗读这个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读”而绽放光彩

上一篇:浅谈数学兴趣教学 下一篇:改善条件 提高质量 科学发展 进一步加快优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