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概念研究概述

时间:2022-08-15 05:12:17

大学生自我概念研究概述

Research on Self-concept of College Students

Fan Yongbing; Wang Junping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Sanquan Medical College,Xinxiang 453003,China)

摘要: 自我概念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是从自我沿革而来,自我概念可决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的强弱以及积极还是消极,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人格的健全程度,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结构及特点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以期能对大学生自我概念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Abstract: Self-concep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s of the modern psychology research. From self evolution, the self-concept may decide whether self-development and self-perfecting process is strong or weak and positive or negative. Its development level marks the sound personality, and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cept hoping for promoting further research on it.

关键词: 自我概念 大学生 特点

Key words: self-concept;college students;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53-02

0引言

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Self和ego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两个高度不同的自我。Self是指认识、行动着的主体,是由生物性、社会性以及自我意识诸因素结合的有机统一体,被分为主我和客我,主要受后天和社会环境影响;ego是从本我(id)分化而来的,是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取得个人自我意识统一的根源,ego主要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1]。自我概念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是从自我沿革而来,自我概念可决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的强弱以及积极还是消极,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人格的健全程度,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自我概念的来源和定义

自我概念(Self-concept)理论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自1890年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自我概念以来,自我概念便成为西方经久不衰的心理学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James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意识和心理过程,是自己对自身存在、状态及特点的观察和认识。库利(1902)提出镜像自我概念,认为镜像自我是个体与他人交流时反映给个体的视像。罗杰斯于1951年在詹姆斯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研究探讨,明确地提出了“自我概念”理论。他将自我置于一个想象场中,认为一切人都生活在他的主观世界中,自我仅仅是现象场中在内容上与个体自身明显有关的一部分,自我概念是我们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看来像什么的主观知觉[2]。

自我概念理论研究发展尽管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关于自我概念的定义,心理学界仍然众说纷纭。

Fitts(1965)认为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对处于周围环境中的自我的认知”。Markus(1977)认为自我图式就是自我概念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信念,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受这种信念组织和指导。Jourard(1980)等在《健康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观》一书中将自我概念定义为:自我概念是由人们关于自己本质的所有信念组成的,包括了人对自己力量和软弱的设想、成就的可能性,以及对自己行为和体验的描述。Hattie将自我概念定义成个体对自我特性的认知评估; Marsh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他自己的整体,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图式,以及对社会角色及关系的理解;Callista等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自己所拥有的感受与信念,这些感受与信念是由个体内在的知觉和他人对其反映所形成的,它可以引导个体的行为。Shavelson(1976)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体对自己的知觉,这种知觉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和解释形成的,它们受他人的评价,对自己行为的反馈和归因影响。Rosenberg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包括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看法。Baumeiste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身的整体,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图式以及对社会角色和关系的理解。

国内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蔡淑玲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自我态度的组织,其结构具有阶层性。黄希庭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全面的知觉,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具有评价性可与他人区分开来。刘惠军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关于自己的观点的看法,当个体把自身看作研究对象时,便会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产生知觉并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乐国安、崔芳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3]。林崇德(1995)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有组织的认知结构,由系列的态度、信念、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是个人心中对自己的印象,它把个体的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系在一起,贯穿在经验和行为的各个方面。

总体看来,各派学者对自我概念的定义主要包括:自我概念是对自身全面而相对稳定的认识,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个体通过人际互动而形成的。

2自我概念结构

因为研究角度和理论基础的差异,学者们也提出了形式各异的自我概念结构。詹姆斯将自我概念划分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主体自我是指个体的纯粹经验,而客体自我是指经验的内容。客体自我又分为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社会自我(social 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等层次,其中物质自我是基础,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处于最高层。其后Mead等对上述自我概念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主体我(“I”,)和客体我(“Me”)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客体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和本体,它通过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有组织的态度系统而形成起来的;而主体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虽然它在客体我的框架范围内活动,但它具有前瞻性,可使人超出现有客体我的框架,使行为具有自由特征、创造性与新异性。罗杰斯将自我概念分为现实自我(the self)与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两个层面,现实自我代表我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而理想自我则代表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3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

国内对自我概念结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近年来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自我概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的关注,有关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增多。

黄希庭等(1988)根据理想自我概念与现实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将自我概念分成自我肯定型、自我否定型、自我矛盾型三类;郑涌等(1998)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分为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等9个维度,其中友善、家庭、信义、学业、志向构成内在品质,容貌、成熟、自纳、交际构成外在品质。据此认为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是分维度多层次的[4]。乐国安等(1996)将大学生自我概念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谢敏等(1997)结合国内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现实,认为大学生自我概念包括:爱国奋进自我;紧跟时代自我;矛盾自我;理想超出现实能力自我;渴望得到理解自我;扬长不避短的自我;虚幻的自我;压抑自我。郑涌等(1997)研究提出,大学生自我概念主要内容是个人属性,尤以嗜好、个性、情绪和理想等所占比重最大;与他人关系是另一个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一般人际关系当中;而社会认同所占比重较少,体现出个人内在特质在当代大学生界定自我中的主导地位。

4自我概念的功能

Berns(1982)在《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一书中,对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自我概念的三个功能:①保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起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②经验解释的作用,自我概念影响自我解释经验的方法;③决定人们的期望。自我概念影响人们对事情结果的期待。这些功能在客观上决定了自我概念对行为的调节与定向作用。

5大学毕业生自我概念特点

作为尚未走进社会的特殊人群,大学生自我概念拥有其自身的特点。Erikson认为,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统合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即是自我统合。“我是谁”和“我将走向何方”两大人生问题进入大学生的脑海,并引发他们进行深入地思索。由于受个体年龄差异、能力差异、经验差异、家庭背景差异、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人最终完满地找到上述两大问题的答案,走向完善的人格,而另一部分人则出现统合困难,迷失自我角色。

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存在内外法则指引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外部法则是外在力量制衡着自我概念的发展,外在力量由自我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社会参与力和政治力量构成;内部法则是指自我行动推动内在力量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我概念发展,内在力量由体力、智力、意志力共同组成。外部法则依赖于内部法则而实现,内部法则受外部法则的制约。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尚存在各种差异。王平(2001)的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总分及大多数维度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等方面差异性显著,而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自我概念水平呈现U字型,二、三年级学生自我概念处于低谷。家庭自我概念男、女大学生差异显著,女生优于男生;姚信(2003)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整体展现较为积极的自我概念,在性别、年级等多个维度差异显著。自我概念整体伴随年级呈上升趋势,在大三阶段出现低谷[5]。武成莉(2004)的研究也显示大学生自我概念存在年级和专业差异。孔祥军(2006)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在男女生之间,城镇与农村之间差异显着;在自我概念的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道德自我等因子方面差异较为显着[6]。高亚席(2006)的研究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在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和人际关系等维度等上存在显着差异。万德智(2007)研究发现男女生自我概念在家庭自我、道德自我、自我满意等因子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提示自我概念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另外在城乡、独生子女等方面也存在显着差异[7]。

总之,大学期间是从青春期后期向成年期早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的感受、态度、喜好和意向等所形成的自我认识会影响和支配着他们今后的行为,是适应社会的重要条件。其特点包括:①全面性:能够对各类自我进行分析,更多地深入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自我认识的深刻性。②客观性:自我评价已经比较客观。③矛盾性:现实的自我有许多不符合理想自我所要求的情况,偶尔会产生自我迷失。④自主性:对自我的态度独立意向加强。⑤虚幻性: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合的能力尚较低,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参考文献:

[1]杨槐.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51-56.

[3]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42-44.

[4]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9,(1):61-62.

[5]万德智.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7.

上一篇:浅析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 下一篇:高校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