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针刺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2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15 04:37:51

推拿针刺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2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推拿针刺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2009年7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抽取其中42例为治疗组,其余34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取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针刺治疗,而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推拿;针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中图分类号] R745.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a)-094-01

2006~2009年,笔者采用推拿治疗结合针刺的方法治疗我科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42例,经与34例单用针刺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76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1岁,平均42.1岁;病程7~35 d。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2岁,平均41.5岁;病程7~27 d。两组资料在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神经病学》[1]第5版拟定,诊断本病必须具备下列主证①~③三项和兼证中的任意一项

1.2.1 主证①急性起病,症状于数小时或1~3 d内达到高峰,病变多为单侧,病初可伴患侧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②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暴露白色巩膜。③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漏气,食物滞溜于患侧齿颊之间。

1.2.2 兼证①患侧舌前2/3味觉丧失。②听觉过敏。③患侧耳郭和外耳道感觉减退。④外耳道鼓膜疱疹。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取穴[2]:患侧风池、阳白、攒竹、四白、地仓、合谷、太冲、迎香、水沟、承浆、翳风等,头面部穴位以浅刺、平刺透穴或斜刺为主。

1.3.2治疗组先推拿治疗,推拿治疗结束后再行针刺治疗(针刺选穴同对照组)。推拿方法为[3]:患者仰卧位,①一指禅偏峰自攒竹沿阳白、丝竹空、太阳、瞳子、上关、听会、牵正一线往返推7 min;②按揉翳风2 min;③一指禅偏峰沿下关、颊车、大迎、承浆、地仓、水沟、迎香、巨、四白、承泣一线往返推8 min;④按揉风池2 min,拿合谷结束治疗。推拿操作对新病患者手法强调轻柔,对久病患者手法注重深透。

1.3.3推拿与针刺治疗均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1周评定疗效。

1.4 疗效观察

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未反复;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除,遇疲劳后稍有再现或加重;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无效:症状与体征未改变。

1.5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0.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治愈27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面瘫”、“口眼歪斜”,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而发病[5-6]。临床以疏风祛邪,舒经通络,温经活血为治疗原则。一般选用针刺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推拿后加针刺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更好的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男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91.

[2]南京中医学院.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17-218.

[3]何建青.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30例[J].陕西中医,2009,(6):724.

[4]于金栋,张静,曹世强,等.近十年中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综述[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9):1064-1066.

[5]陈宗义.伴有眩晕的特发性面神经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9):105-106.

[6]孙国来.裘昌林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经验[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8):463-464.

(收稿日期:2010-01-18)

上一篇:平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活血祛瘀中药药性及炮制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