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时间:2022-08-15 04:28:20

生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一、*县浅山丘生物资源现状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状况

*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介于东经105°10′-105°39′之间,北纬30°38′-31°10′之间,地跨南北57.98km,东西46.358km,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与盐亭县、西充县、蓬溪县、*县,*县接壤。

*县属盆地中部丘陵低山区,全县地形北高南低,地形起伏较大,以丘陵为主,坝、丘、山具备,可分低山、高丘、中丘、低丘和涪江、梓江沿岸河谷地带等类型。丘陵低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9.1%,海拔在300-550m之间,其中:低山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5.4%,海拔一般在400m以上,相对高度200m以上;高丘区面积占全县幅员面积的35.4%,海拔一般在35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100-200m;中丘区面积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7.3%,海拔一般在340-460之间,相对高度在50-100m;低丘面积占21%,海拔一般在300-3600m之间,相对高度50m左右;河谷面积占10.9%,主要分布在涪江、梓江沿岸。主要河流有涪江、梓江、青岗河等。

我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8.2℃,极端高温39.4℃,极端低温-4.8℃,大于10℃的年积温5491.3℃;无霜期为28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99.9小时,年均降雨量934mm,年均蒸发量1183.8mm,空气平均相对湿度79.7%。。

(二)生物资源状况

*县浅山丘地区的生物资源主要以乔木为主体,还包括灌木、草本、藤本、苔藓等植物及鸟兽、昆虫等动物和微生物,是依托森林资源与所处气候、土壤、岩石等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体,构成丘陵山地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具有较为完整的食物结构,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

*县耕地面积103万亩,耕地与林地交叉分布。生物资源门类繁多,境内发现并利用的生物资源约1500多个品种,其中生物资源100余种,栽植农作物品种367个,是四川省粮食、棉花、蚕桑、油料、生猪、水果、蔬菜、中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

*县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面积100.5万亩,森林覆盖率43.2%,木材蓄积310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21.7万立方米。森林植物种类丰富,林木品种约437种,成片林地61.79万亩,占全县森林覆盖面积的61.5%,林分的建群树种主要有柏木、马尾松等,伴生树或混交树种有桤木、栎类、刺槐、马桑等,四旁树和其它零星树木覆盖面积34.71万亩,占全县森林覆盖面积的34.5%,主要有香椿、苦楝、香樟、千丈、桤木等,竹资源以慈竹为主,共4万亩,占森林覆盖面积的3.9%。经济林主要有香桂、核桃、连翘、油桐等,共2万亩。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林业,构建绿色*”主题,发展生态林业以保障生态安全,发展效益林业以满足多种需求,发展人文林业以弘扬生态文明。确立可持续发展道路,强化生物资源的保护,持续推动“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实现生态工程建设与林业产业化建设、浅山丘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的有机结合,建立完善的生态安全体系、繁荣的生态文明社会和发达的以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

三、规划依据

1.*市浅山丘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规划

2.*县林业“十一五”规划

3.*县现代林业发展规划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稳定的生态安全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目标。

“十一五”奋斗目标:到2010年,(1)利用“二台土”以上的坡薄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分年度发展经济林11万亩,速生用材林5万亩,树种、林种结构得到有效调整。积极探索适合我县浅山丘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发展林下经济

10万亩,选择适宜我县浅山丘林地的林菌、林禽、林药发展模式,实现增收10亿元的目标;(2)种植生物质能源植物1.5万亩;(3)发展木竹材加工业,年加工木材8万立方米,加工竹材、桑枝、树枝15万吨,年生产实木地板4.5万立方米,集成材、木工板、木竹胶合板4.5万立方米,生产木竹片3万吨,木竹材加工实现年产值5.2亿元;(4)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进一步加强花果山森林公园、桃花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培植、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花果山森林公园成功申建部级森林公园,桃花山森林公园成功申建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野鸭、白鹭野生鸟类自然保护区2个,结合优势森林生态发展高质量农家乐20家,*中华涪江湿地走廊自然保护区成功申建省级自然保护区,结合*人文优势发展生态文化,创作一批生态文化产品,建成*县生态文明建设展示区1处。实现森林旅游业收入1亿元。

五、总体布局

(一)生态型深丘水源涵养林和用材林区域

境内深丘区域,包括复兴、天仙、伏河、太兴、潼射、青岗、双溪、文升等8个乡镇,约占我县国土面积的25%。该区域丘陵相对高差大,林分质量好,交通相对落后,该区域林业建设的重点是适度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严格管护,提高林分质量和经营水平,建用材林基地,做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

(二)生态经济型中浅丘水土保持林、经济林、薪炭林区域

境内浅丘区域,包括东岳、仁和、曹碑、洋溪、青堤、官升、凤来、陈古、万林、太乙、涪西、玉太、金鹤、明星、金家等15个乡镇,约占县国土面积的51%,该区域土壤类型主要为*组土和蓬莱镇组土,垦殖系数高,水土流失严重,人为活动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现有林地生产力低,植被以纯柏木林为主。林业建设的重点是植被恢复,加强管护,提高林分质量,山中上部搞好防护林建设,下部建造花椒、桑树、核桃、竹类等兼用林和经济林。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实施林菌、林药、林禽、林畜等间作模式,提高林农收益。

(三)经济型涪江流域台阶地农田林网防护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区域

包括香山、金华、广兴、大榆、瞿河、太和、柳树7个乡镇,约占县国土面积的24%。该区域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土壤深厚肥沃,交通方便,具有十分优越的农林发展条件,是全市粮食主产区和人口最稠密区。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绿色生态走廊,形成涪江及其干、支流出口的江岸防护林,以保护基本农田和房屋为主的农田林网防护林,在较宽阔的河谷地段和老冲积黄壤阶地上发展以杨树、巨桉、香椿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在地势比较平缓的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下积极种植粉葛等林下经济。

六、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体系建设

(一)生态保障体系建设

1.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向国家争取续建退耕还林工程4万亩。

2.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继续加强对我县100.5万亩森林管护,续建天保公益林55.7万亩。

3.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建设。是实现分类经营,保护生态重要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加强林分结构调整和森林植被恢复,提高森林生态防护功能的重要措施,全县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实施总面积25万亩。

4.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投入,强化保护区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做好伏河乡新奇村铧头村等6个野生动物自然生态县级保护小区的建设,把*中华湿地走廊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

(二)产业工程建设

1.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在不破坏森林自然循环系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林下循环经济,也就是充分利用林荫下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产业,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经济共赢等复合型经营模式。按照森林结构层次,进行如下开发利用:

(1)微生物层的利用:利用林下闲置土地,种植竹荪、羊肚菌、牛肝菌,发展食用菌。利用种菌废料,增加林木养分,改良森林土壤。

(2)草灌层的利用:主要是利用森林草灌层发展养殖业。采用柏-兔-沼-菜(粮)模式在草灌层养殖优良兔,林-鸡模式养殖七彩鸡(野鸡),鹅-猪-沼-菜(粮)模式养殖优良鹅,林蛙-野猪模式养殖野猪和林蛙等等

(3)乔木层的利用:我县森林乔木层优势树种为柏木,乔木层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柏木木材、柏木叶、柏木皮、柏木果等的综合利用。

2.经济林果产业建设。利用立地条件较好的退耕地、河谷台地和庭院周围,发展优质经济林6万亩,其中:以金华、广兴、太和等乡镇为重点,栽植杂柑、柠檬等优质水果3万亩;以复兴、太兴、潼射等乡镇为重点,发展核桃、米枣等优质干果2万亩;以大榆、瞿河、柳树等乡镇为重点,发展连翘、佛手、杜仲、黄柏等中药材1万亩。

3.工业原料林建设。(1)速生丰产林建设:以绿洲木业有限公司、大森林公司、新尺度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利用涪江、梓江等江河沿岸的坡耕地和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土壤深厚肥沃、交通方便区域,适当发展速生用材林,栽植巨桉、杨树、香椿、桤木、竹类等速生用材林5万亩;(2)林化基地建设:以龙鑫香料公司为龙头,在东岳乡、玉太乡建设香桂核心示范基地0.5万亩,采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仁和、曹碑、青岗、洋溪、金华等乡镇建设香桂基地4.5万亩。

4.木竹材加工业建设

加快对现有木材加工企业的改造,提高木材产品质量、档次,年生产实木地板、集成材、木工板等4.5万立方米,中高档家俱1万套。

提高木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引进企业,利用木竹材加工“三剩物”、桑枝、树枝等,年生产中密度纤维板5万立方米。

充分利用慈竹资源,发展竹编制业,引进企业,发展竹胶合板加工,年产竹胶合板1.5万立方米。

5.生态旅游业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森林景观培植和旅游设施的建设,形成以花果山森林公园和金华山、龙凤峡地质公园、蒲家浩桃花山、中华涪江湿地走廊风景区为主,县城区及城区周围农家乐为支撑的生态旅游骨架,将蒲家浩桃花园风景区打造成AA级景区,*中华涪江湿地走廊和龙凤峡风景区,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

6.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加工基地建设

加快梅花鹿、七彩山鸡和鸵鸟、野香猪养殖基地的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实现规模养殖梅花鹿500头以上,七彩山鸡5000只以上,野香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目标;搞好野生动物产品深加工和野生动物产品的研发,提升现有野生动物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同时不断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做大做强野生动物养殖加工业。

(三)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森林放火和森林病虫害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凉帽山等重要林区和重要部位建设瞭望台5个,消防池450个,新置2号、3号灭火工具1500把,防治有害生物喷雾(烟)机30台;二是建立专业森林消防队2只,半专业消防队30只;三是建设森林放火、有害生物防治指挥中心,建立林火预测地理信息系统,卫星检测系统,提高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的测报和防控扑救能力。

(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发扬*人文优势发展生态文化,组织创作一批高质量的生态文化产品,推动*森林旅游再上一个台阶。

七、投资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浅山丘生物资源开发,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突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到2010年,规划工程项目15个,总投资7.8亿元,其中:生态建设项目4个,国家投资1.7亿元;产业建设项目8个,需投资6亿元;生态安全体系建设项目2个,需资金350万元;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需资金70万元。

(二)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体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规划实施后,可增加森林面积17.5万亩,依据《森林资源价值》估算,森林生态效益年新增价值3.7亿元。

2.经济效益:林地、林木、经济林和其他生物资源综合利用2010年后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8.12亿元,其中;新经济林产生的价值2.67亿元,新增木材价值2.5亿元,新增林地资源价值0.45万元,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价值

1.5亿元,其它1亿元。

3.社会效益:规划实施后,将形成一个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和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大大提升*外在形象,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定基础;可以带动运输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上一篇:食品安全工作三年规划 下一篇:水利局爱国卫生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