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时间:2022-08-15 02:13:27

如何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说每个人都是聪明的。面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条,我们要摘掉应试的近视镜,学会尊重,学会鼓励,学会等待,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一、 学会尊重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但由于每个学生在班级里扮演的角色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必然会影响到教师对他们的认知,使教师不自然地带上了有色眼镜,因此教师要摘掉它,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一次上音乐课,老师叫到了一个小女孩,这时班级所有的学生都笑了,他们认为这个女孩是弱智,因为她数学只打了15分,但这位老师并没有歧视这个学生,而是鼓励她上台表演,正是老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这个小女孩成了音乐课上被提起最多的孩子,后来她成了著名的音乐指挥家。正是老师当时尊重了她,维护了她的自尊心,才使她走上了成功之路。

二、 学会鼓励

由于新课程要求教师鼓励学生,于是课堂上“好”、“很好”之类的叫好声响成一片,甚至当学生回答:“老师,我不会。”老师都说:“好,请坐。”一味的赞扬学生,在刚开始可能还有些效果,但不辨是非的叫好声,扼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惰性,不再去认真思考。

有一位老师教《小站》,要求学生回答“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站的小”,很多学生举起了手,第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一是这个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从来不停;二是这个小站只有一间小屋,一排木栅栏,三五个乘客。”这位教师一听,情不自禁地说:“啊,答得真好,非常正确。你真聪明!”教师本以为这样一表扬,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刚才举起的一只只小手“忽”的不见了。

这位老师一听到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如此吻合,就万分激动,高度赞扬,“非常正确”,不但阻止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扼制了教学相长作用的发挥。教师成了一个评价的机器,学生成了被评价的物品。因此我们在鼓励学生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关注学生的发展,不要进行终结性鼓励,也不要处处鼓励,否则你的鼓励就成了水面的一片落叶,再也激不起一点涟漪。只有适当地进行鼓励,才能增加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发挥鼓励功能,我们应该让学生兴趣广泛一些,鼓励形式活一些,让终结性鼓励少一些,让无效鼓励消失。

三、学会等待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结果忽略了过程。一位教师正在上公开课,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一切答案都已经预设好了,只等学生答出正确答案就可以点鼠标了,结果遇到了一个问题,尽管老师进行了多次启发,耗去了10分钟时间,但学生的回答都离预设答案相去甚远,最后教师终于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只好幽了自己一默,说“我等到花儿都谢了。”自己总结出答案。尽管这位教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他却积极地进行了等待。

还有一位教师在教《海伦・凯勒》那一课,问道: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

生1:她不分昼夜,像一块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师:是这一句话吗?

生2: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词。

师:怎么这么笨,连这都找不到。

接着就直接在书上让学生画出答案。

第二位教师将原有的答案强加给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没有等待学生去解决问题,常此以往,会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在课堂上,我们不能让自己的声音掩盖了他们的声音,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只有适当地进行等待,才能使学生充分开动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多元智能理论,像是一缕春风,吹进了我们的课堂,当我们站在讲台上重新审视我们的学生,面对讲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时,心里涌动着冲动也饱含着不安,我们要用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智慧之心,一颗仁爱之心,引领学生们搏击21世纪;我们要用感激的心情,博大的情怀,包容的心态去热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学生;我们要学会尊重、学会鼓励、学会等待,这样我们才会看到那一只只丑小鸭展翅高飞,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作者单位:长春艺术实验中学)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 下一篇:历史高考复习必须提升学生的选择题猜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