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8-15 01:39:02

【前言】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绩效的实证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参考历年文献,本文设定股权集中度评价指标如下: 1.CR1指数,即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在公司总股份中所占的比重。 2.CR10指数,代表了公司前10大股东持股数占公司总股份的比重。 3.赫芬达尔指数H5,第一大股东到第五大股东的持股百分比的平方和。 参考历年文献,反映企...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摘要】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首先选取CR1、CR10和H5指数为股权集中度的评价指标,选取ROA、ROE、托宾Q为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分别建立各个股权集中度指标与各个公司绩效指标间的线性回归模型。随机选取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500家进行计量回归,检验结果发现,总体上股权集中度指标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文章对绩效指标中的ROA指数、ROE指数与股权集中度变量进行二次曲线模型的回归检验,发现拟合图形类似于倒U型的形状。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 公司绩效 实证检验

一、研究背景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界和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大多数学者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经营绩效存在相关关系。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实践中,公司的股权不是高度分散的,而是相对集中的。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是通过权力制衡来实现的,数量结构不同,权力制衡的表现也就不同,最终对绩效的影响也就不同。往往股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所持股份比重越高,公司股权的稳定性越强,但是股权过度集中也会使得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违背现代公司股权主体多元化和股权分散化的要求,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队伍不断壮大,深入探讨股权集中度和经营绩效的关系,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变量与数据来源

参考历年文献,本文设定股权集中度评价指标如下:

1.CR1指数,即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在公司总股份中所占的比重。

2.CR10指数,代表了公司前10大股东持股数占公司总股份的比重。

3.赫芬达尔指数H5,第一大股东到第五大股东的持股百分比的平方和。

参考历年文献,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有许多,本文被解释变量指标如下:

1.净资产收益率(ROE),即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

2.资产收益率(ROA),即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收益额与该时期企业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

3.托宾Q,即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的比。托宾Q值数值的大小代表了公司市场价值与公司重置成本的偏离程度,其数值越大说明公司越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其经营绩效就越高。

用总资产的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为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样本数据为样本公司2009年度的年报数据。随机选取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500家,剔除ST与PT上市公司,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

三、实证检验

建立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指标ROA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所示.

注: 表中括号内列出的数据为系数的t统计值,*** 表示1%水平显著, **表示5%水平显著,*表示10%水平显著

可看到,CR1、CR10、H5指数与ROA呈正相关关系,并且比较显著,均达到99%水平的显著性。

其次,建立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指标ROE间的线性回归模型.

CR10指数与托宾Q值呈90%的显著性水平。托宾Q值等于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的比值,国外许多学者采用托宾Q值来衡量公司业绩。但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仍不完善,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企业的重置成本很难准确衡量,同时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难以反映公司的真实市场价值。所以也是回归结果不显著的原因。

为了进一步探究股权集中度变量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对绩效指标中的ROA指数、ROE指数与股权集中度变量进行二次曲线模型的回归检验。

在表4中股权集中度各指标对ROA的二次回归结果中,只有H5的二项系数十分显著为负,其余的不显著。在表5中发现对ROE的二次回归结果中各二次项系数都不显著。但是可以发现不论ROA还是ROE的结果中,二次项的系数均为负号,这表明股权集中度与ROA、ROE的拟合图形是一种倒U型的形状。

四、结论和建议

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CR1与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股权应该适度集中,因为如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太高,股东之间相互制衡机制的作用难以发挥。

其次,增加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重、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均会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这样可以防止公司的一个大股东独立控制公司。因而在增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时,要充分考虑到其他控股股东的利益,从而保证企业逐步走向科学管理的道路。

在对股权集中度各指标对ROA好ROE的二次回归中,虽然回归结果不显著,二次项的系数均为负号,拟合曲线的形状都类似于倒U型关系。这也说明了小规模上市公司发展的初期应该提高前几大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可以推测,当公司处于上升和成长阶段时,集权式的股权结构更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当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到达一定程度后,应采取分散型的股权结构,从而能够调动其他股东参与公司经营与发展的积极性,有助于公司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实现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刘国亮,王家胜.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激励制度及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5).

[2]佘镜怀,胡洁.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l).

[3]徐晓东,陈小悦. 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2).

[4]徐莉萍,辛宇,陈工孟.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l).

[5]张红军.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0(4).

作者简介:于兰(1987-),女,浙江嵊州人,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上一篇: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浅析 下一篇:浅谈我国项目融资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