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15 11:24:05

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168例临床资料。结果:16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1例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59.20±28.37)min,最长182min,最短19min。术中99例出血

【关键词】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13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161-02

腹腔镜手术,因其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兼有腹壁美容效果等优点,在妇科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现就我院2007年4月~2008年5月共收治妇科疾病患者168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年龄17~63岁,平均(32.17±3.22)岁,绝经后妇女6例,未婚者4例。其中经产妇132例,未产妇36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37例。

1.2 方法。

1.2.1 采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腹腔镜仪器设备,腹腔内压力保持在12~14mmHg。

1.2.2 操作要点。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下进行。于脐孔上3cm置入腹腔镜,在麦氏点及其左下腹对称点及耻骨联合左上缘分别置入5、10、5mm套管针。异位妊娠:无生育要求者用输卵管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或包块较小者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卵巢囊肿剔除术:电凝切开囊肿表面,电凝止血可吸收线缝合卵巢。对于畸胎瘤取出困难,于标本袋内吸内容物,将囊壁剪成条状,与标本袋拖至腹壁,逐块取出;不孕症:分离粘连恢复解剖位置,如有异位病灶予以烧灼。输卵管通液,行输卵管伞造口;子宫肌瘤剥除术注射缩宫素于肌瘤周围,电凝切开肌瘤表面,剥出肌瘤,1/0可吸收线缝合。带蒂者,电凝切断瘤蒂,肌瘤经旋切器取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经阴道置入5mm子宫导引杆,穿透宫底,旋切颈管内膜及子宫内膜至宫底浆膜层内(不穿透),电切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分离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暴露子宫血管并缝扎后下推膀胱1cm,套圈套扎颈峡部,暂不收紧,阴道内子宫旋切器旋切子宫至浆膜层外并从阴道取出,收紧套圈,再次套扎颈峡部,子宫切割器去除子宫体。宫颈外鞘残端再次加固套扎。经阴道缝合宫颈外鞘残腔止血;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双极电凝单极电切离断子宫血管及骶韧带主韧带,环形切开阴道穹隆,从阴道取出宫体,如子宫较大取出困难,可用子宫切割器旋切部分宫体后,再从阴道取出子宫。

2.结果

2.1 术中出血167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因子宫肌瘤术后创面止血困难而转开腹。手术时间19~182min,平均(59.20±28.37)min,术中出血平均(35.3±43.7)mL,最多290mL,其中99例术中出血不足5mL,5~50mL者58例,50mL以上者10例。

2.2 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17±1.52)d。

2.3 手术并发症。近期并发症3例。其中1例腹壁气肿,1例网膜气肿。1例腹壁血管损伤,电凝后加压压迫止血。术后病率(体温38℃以上)2例(1.19%),经使用抗生素后痊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79%,无远期并发症。无一例感染病例。

2.4 术后治疗。常规吸氧2~4h,心电监护4~6h。术后98.5%患者不需要镇痛治疗。予抗生素治疗,醒后流质饮食,术后97.3%的病人能自解小便。术后24h均能下床活动。

3.讨论

3.1 优势。绝大多数受术者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本组病例中出血量较传统剖腹手术明显减少,大部分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不足5mL;术后患者几乎不用镇痛治疗;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绝大部分患者麻醉醒后进流质;膀胱功能恢复快,麻醉醒后一般都能自解小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3.2 技巧。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性手术以壶腹部、伞部妊娠者为宜,术后需监测血或尿HCG,必要时予以杀胚药以防止持续性宫外孕。卵巢囊肿手术要严格选择良性病变,注意肿瘤标记物的检测,手术方式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生育要求及肿瘤的分类,选择囊肿剔除或附件切除术。缝合是开展较复杂腔镜手术的必要技术,我科的全子宫切除术及部分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采用宫旁缝扎子宫血管后再电凝切断[1]。

3.3 预防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8%~3%[2,3]。本组发生率1.79%。并发症主要包括盆腹腔脏器、腹壁血管的直接损伤及间接并发症如麻醉意外、皮下气肿、切口疝等。预防应做到:加强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建立配合默契的手术组;合理选择病员,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4 注意事项。术中留置尿管持续开放,行子宫切除时,电凝子宫动静脉时尽量靠近子宫壁以免损伤输尿管和膀胱,切除输卵管时应注意卵巢的血供,此外还要熟悉盆腔解剖,有丰富的妇科开腹手术经验,具备腹腔镜手术基本功。

总之,腹腔镜手术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有较多的优点,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无需止痛治疗,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掌握好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治,能有效地用于大部分妇科疾病,成为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韩玉斌,吴浩泉.宫旁缝扎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中国:内镜杂志,2004,10(8):54-57.

[2] Jansen FW,Kapitteyn K,Trimbos-Kemper T,et plication of laparoscopy: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study[J].Br J Obstet Gynecol,1997,104(5):595-600.

[3] Mac Cordick C,Lecuru F,Rizk E,et al.Morbidity in laparoscopic gynecological surgery:result of a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study[J].Sury Endosc,1999,13(1):57-61.

上一篇:使用硬膜外镇痛泵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的探讨 下一篇: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