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的问题设计

时间:2022-08-15 10:08:30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的问题设计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 质的关键,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的重要因素。它是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思维分析和创新思维、写作、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教学指导于一体的重要教学过程。

【关键词】阅读 问题设计

大多数教师在语文课教学中,把大量时间利用在读读课文、掌握字词、完成课后习题即可。忽视了对课文的解读,更谈不到精巧地设计阅读问题。导致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思维、阅读分析、写作等实践活动能力低下。所以造成学生语文成绩普遍低下,尤其是农村小学,更为严重。为此,长期以来,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上颇下了 一番苦工夫,摸索出了一套教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取得了一些小有成效的教学成绩。我认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设计一些阅读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那么阅读课问题设计应注意什么呢?并且应该怎样来设计阅读课问题呢?

一、阅读课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问题设计的目标要明确

问题设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设计的这个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应当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说,问题设计的目标应与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或者说相一致。

2.问题设计的层次要清晰

问题设计还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层次感。这种层次感不仅能体现文章本身的脉络线索和内在的逻辑联系,而且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或由浅入深,或由近及远,或由小到大,或由表及里,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感性到理性……

3.问题设计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体现在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才有价值。如在《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教学中,我这样设计:假如你是云云,得到了爸爸、妈妈、姥姥的夸奖,心里会有什么感觉/?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因为学生的差异是很大的:不同群体之间有年级差异、班级差异、小组差异,还有城乡差异;所以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特点。

4.问题设计的难度要适当

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知识点,一定要精心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以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与此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视其具体情况而把握难易分寸,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享受到获取新知识的欢愉和乐趣,

5.问题设计的角度要新颖,要有新意

好奇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老是“旧调重弹”,将会令学生感到乏味,如果变换一下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兴趣乃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素,要提高积极性,使学生活跃起来,教学提问就要注意趣味性。如《荷叶伞》一课,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青蛙把荷叶伞借给了小狐狸、小白兔时,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你们能给同学们演示吗?”这对于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会很感兴趣,所以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要表演。课堂效果也很好。

二、阅读课问题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

因为有的课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可以对标题的内涵解读,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课文标题补些修饰成分。如《白杨礼赞》加副标题――记西北黄土高原上不平凡的白杨树。再次追问:不平凡在何处?

2、从课文的词语入手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因此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是小学各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上世纪各版本的语文教学大纲都强调掌握的常用词语不仅要理解,而且“大部分要会运用”,这是对词语教学目标的正确阐释。为此,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词语进行表达,既能加深对词语意思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将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一些优秀教师对词语教学目标的认识比较深刻,经常会结合课文教学穿插运用词语的表达训练,这样的教学意识难能可贵。我们研读下面这个课例。

(课例1)一年级《胖乎乎的小手》(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小手?

生;这是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师;你能换个词语来填充这句话吗?

课件出示:这是一双( )的小手。

生;这是一双勤劳的小手。

生;这是一双灵巧的小手。

生;这是一双白嫩的小手。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随机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填上合适的词语。这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既轻松又能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3、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

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设计,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

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如在教学《我的老师》这篇 记叙文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我的老师》一文共写了七件事情来表现蔡老师的美好品格,这七件事在文章中是怎样安排它们的先后顺序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你能说说理由吗?以此来引导启发学生理解多件事情顺序安排的方式和结构特点,感悟多件事情写作思路的方法。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阅读能力。

4、从文章的结构方面入手。

这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如《记金华双龙洞》,可以顺着游览的顺序,理清游览的地点,掌握不同景点的特点。

5、可以从文章的语言方面入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关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赏析、品味、领悟作品的语言特色,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从文章关键语句入手

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子,加以分析理解。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桂林的山真险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水真清啊!桂林的水真绿啊!桂林的水真静啊!只要理解了“奇”、“秀”、“险”、“清”、“静”、“绿”,那么整篇课文迎刃而解了。

总之,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灵活、巧妙,引导方法得当,只要善于从平时的教学中总结和归纳,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一定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把握六年级数学复习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