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浅议

时间:2022-08-15 09:10:56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浅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才能从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的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故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质疑,对书本质疑,对数学公式质疑,对可以质疑等,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他的求知欲也更强烈了,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探究的氛围。

2.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教师往往满足于学生的正确答案,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一个学生答对了,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至于这个学生为什么能答对,别的学生为什么会答错,则一概不予探究。由于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次答对了,下次不一定能答对。尤其是当几个学生的结论存在不一致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你怎么知道的?你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效的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可以在全班学生中起到交流学习的作用。

3.学生寻找错误原因。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错误除了偶然的疏忽,通常有其心理上或思维上的不足之处。教师要研究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先寻找并加以纠正,那么就意味着他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4.学生进行方法交流。每个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不尽相同,在同一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互不相同。引导学生交流和总结学习过程,不仅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能优化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

5.学生自主探究、设疑。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生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1.小组学习:通常同桌或四人质疑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互相讨论、互相补充、互相学习,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生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尤其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

2.小组交流:对小组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结果,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集体交流,促进学生自我思考、积极交流、融会贯通,在各自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以求得最佳的答案,并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同时建立生生、师生之间多维互动的合作交流方式并充分发挥生生、师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在合作交流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要重视学生在互相交往中表现出的尊重、沟通、包容、成果分享、互补、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三、多元化练习,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

1.分层,内化知识。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它除了运用巩固所学知识以外,还起着训练思维、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自主解题并自觉检验,鼓励发散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多变性和独创性,要特别关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关注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练习,拓展延伸。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接受性为尺度,挖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分层分类设计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探究性的学习,为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可选择的空间,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有收获。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励求异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创造者,发展创新思维。

四、课堂自我评价,反馈,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自信

帮学生成为自主高效的学习者,以“想一想”“议一议”“谈一谈”“做一做”等活动为载体,鼓励引导学生在集体共同评价,或同伴互评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比如在“搭配的学问”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例题和练习,先小组交流,再个别讲谈。有的学生说:“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重复或遗漏。”学生参与全程,探索新知,构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形成认知结构,促进智能结构的发展与提高。

五、课后质疑,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升华

新课结束,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的基本内容,课后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在他们学习意犹未尽之时,巧设趣味性较强、难度略高的问题,就像给学生注射了兴奋剂一样,学生体现出极高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查阅大量资料等方式,寻求答案。知识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即使没有解决问题,也加深了印象,思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养和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升华。

六、教师的及时点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提示点拨要紧扣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要恰到好处,及时到位,把握好尺度,特别是学生不懂、似懂非懂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尽量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从而主动的获取知识。例如在乘法教学中,“五五二十五”这一知识点,先给学生五个小红花,让学生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小红花。通过启发学生,列出加法算式5+5+5+5+5=( ),并要求学生计算其结果。当答案一致时,提问学生是否需要一个5一个5的相加?学生答:“不需要。直接在四五二十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五就行了。”这样的点拨,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巧算和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教师把已经预料到的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疏通。

总之,在整个自主性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给孩子留下了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他就获得了发展的自,他就会呈现出生命发展的自由色彩。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新课改理念。让我们的学生主动、灵活、独创地去思考、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建构,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实现思维的自主放飞。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如何构建“互动式”... 下一篇:情景创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