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幽默元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5 06:44:01

浅谈幽默元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幽默

“幽默”词来自英语humour的音译。在词典上是这么解释它的the quality of being a一musing。意思是用诙谐的修辞手法边县意味深长的哲理,以求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幽默是不用人所共知的一般直叙,而是用曲折、含蓄的方式说出来,使人一想就领悟其含义,逗人笑起来。这种逗笑技法,就造成幽默。幽默的形成,不仅来自语言,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比如行为、动作、表情。看卓别林的电影,那是无声影片,同样是幽默的,逗得观众大笑。

在现实生活中,幽默是咱们放松自己和他人的一种过程.幽默其实是要很高的语言技巧的。一个很不好的事情,也许幽默的人说出来就会让人觉得没那么不好。甚至觉得一个很不好的事情也会有好的一面。让人不会很悲观。幽默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流方式。大家通过幽默使自己得到放松.使自己和他人活的更快乐。

幽默还是一种品位素质的展示。它不是油腔滑调,也不是嘲笑或讽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气浮心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大度、平等待人、超脱世俗、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幽默更是一种聪明睿智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成熟阅历和丰富知识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有了审时度势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

幽默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是比较落后的。中国是一个经历几千年封建体制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自我约束感很强,顾虑太多,与人交往中更希望展示完美自我,难以自嘲。纵使幽默也是多为针对第三方的,简单而直接的多,智慧而含蓄的少,所以,生活中的我们都应当学会幽默,多一点幽默感,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少一点你死我活,少一点低级趣味。

二、幽默对物理教学起到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语言信息是丰富的,交流也是广泛的。这些信息及其交流深刻地影响着教和学的过程及其效果。人们一般认为, 物理教师的教学,要有科学严谨的课堂设计,要有严谨规范的语言表达,这就使得很多的物理教学变的枯燥无味,缺少师生感情的交流、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其实知识的传授是以师生心理间的积极沟通为基础的,是在情感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单就课堂教学来说,学生不但希望能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希望能够轻松愉快的获得。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授的物理知识还是较为浅显,整个初中的物理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对物理现象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知识性的内容并不深,所以我认为初中物理的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运用幽默的语言、动作、表情都对初中物理教学有很大帮助。

现将本人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幽默元素的案例展示如下:

案例一

《科学之旅》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课,用一些有趣的实验引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并教授最基本的物理研究的方法。一般的老师会选择直接展示这些实验,我在讲授这课时用了幽默的语言和动作做铺垫,效果更好。我用一个矿泉水平装满水,盖好盖。展示在学生面前,神秘的对学生说:“我是有魔力的老师,我指一下这个瓶子,瓶子就会开个小洞,会有水流出来。”学生们不相信,我就故作认真的提了提气,一手拿着瓶子,用力的将另一只手的食指指向瓶子,并用力的发出‘嗯’的声音,瓶底真的有水流出来了。其实我本来就在瓶底扎了个小洞,装上水,盖上盖子后,由于大气压使得瓶子中的水流不出来,当我在展示的时候,食指指瓶子的时候。另一只握瓶子的手正悄悄拧开瓶盖,水自然就流下来了。很简单的一个实验,但是配上我幽默的演绎,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为以后的物理教学开了个好头。

案例二

我在教授《能量的好遵化和守恒》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能量的转化 ,做了很多小实验,其中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带动小风扇转动的实验很有趣,我事先将小风扇连到太阳能电池板上,学生事先不知。而且也不把太阳能电池板放到太阳光下边,此时,小风扇不转。然后我拿小风扇到学生面前,说:“你能让小风扇转起来吗?”学生试了试,做不到。此时我说,我只要一吹就可以将风扇转起来,然后走到太阳光下,说了一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用嘴吹了一下,小风扇转了起来,学生们都被这个小实验吸引了,也被我那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逗得大笑。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太阳能电池板暴露在太阳下就有电了,小风扇就转起来了。但我用了时下的流行语和幽默的设计,就使课堂气氛活了起来。

有趣的实验加上幽默的语言、表情、动作,让整个课堂充满开心的笑声,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对所讲知识的理解深透,掌握熟练,且能运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就会变的有趣、生动。所以,幽默的语言并不是文科教学独有的“专利”,它也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能集中学生的精力,引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心灵智慧,触发学生的直觉与灵感,使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智能协调发展。而学生的情绪也必然反馈给教师。师生的这种情感的互相激发,使教学活动产生“共振”,这种和谐状态必将促成教和学的高效率。反之,教师如果对知识的理解肤浅,甚至含混不清时,讲解只有照本宣科,不但言语干干巴巴,而且表情呆滞,眼神飘忽不定,动作手足无措。尽管有的人故作姿态,也逃脱不过学生敏锐的感觉。此时,学生必然感到疑惑乏味。于是,精神涣散,思维紊乱,进而产生厌倦情绪听不下课去。同样,学生的情绪也反馈给教师,师生互相削弱。这种负反馈的循环机制,使教学难以正常进行,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在教学中很好的融入这些幽默元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比如时下的流行语,幽默的动作,比如一些夸张的动作的等等。这些幽默元素的应用必定会成为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也会位学生轻松学习理科的知识提供良好的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这就是说,教师只有真的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才会加强自身的各方面的修养,使之真正成为学之“师表”时,才具备了进行教育的先决条件。有了这个必要条件,即使教师在教学和与学生的各种交往中是无意识地流露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诚然,教学是个艺术创造的活动过程,教师如果认识了幽默元素作用后,对自己教学中幽默元素加以组织和运用,就能使自己的教学活动跃入一种新的高层次高效能的境界。

上一篇:城乡结合部初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教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