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三语文总复习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8-15 06:34:10

对初三语文总复习的几点看法

中考语文总复习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收效低微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套科学的复习策略,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吸取我校教研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语文总复习的实践,谈谈看法和做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1.明确目标,整体规划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新课标》、《考试说明》,对考试范围、学生情况仔细研究,心中有数,从而确立明确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变“要我复习”为“我要复习”,变被动复习为主动复习,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总复习效率。

现在的中考题型,一般由语言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三部分组成。写作50分,分值很高,学生往往得分情况不是很好。鉴于此我改变往年把写作专题放到总复习的最后的做法,将其作为第一个专题来讲,并贯彻于复习的全过程,每周一练,小组互评,指出优劣,同时用投影展示书写,以消除学生的写作畏难情绪,使学生实现从敢写到能够按要求完成再到把作文写好的过渡。

2.以课本为主,精选范文

对课文用一种新的态度、方式复习,即复习时,以新带旧,新旧结合,引导学生用比较、归纳、整合的方法学习。对于长篇文学作品,让学生课内学习“点”,课外阅读“面”。语文复习课便是这点面的结合,一方面对课外阅读效果作一个检测,另一方面充实语文复习课堂,提高语文复习课的趣味性。

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敏锐感觉,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联想,有意识地使知识实现由此及彼的相关内容的串联,让知识无限生发,进入无比广阔的语文天地。具体地说,教师要训练学生由具体联想到抽象,由历史联想到现实,这样语文复习之路必将越来越宽广。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相对熟悉的情况下,要侧重写作特点的借鉴。文章的内容如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但常用的写作手法却是众多文章的共性。阅读课本中的重点文章,归纳出其共性并深刻理解,必将极大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诸如象征、烘托、对比、渲染、铺垫、悬念等写作手法,在文章中比比皆是,只有让学生大量阅读,加强对种种写作手法的感性认识,进而作理性归纳,才会使学生灵活运用。

3.写作训练策略

3.1写作不是纯技巧、纯技术的操作,而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写作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对观察力、想象力的考查,因此,写作训练的基础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在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周围人物、身边情感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对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录,以便在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并结合课文或中考满分作文为学生讲解写作技巧,每周一练,教师评一部分习作,剩下的学生互评互改,使学生在评判别人文章时,吸取其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增强写作的信心。

3.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有时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有时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话题作文,后者需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有的还有材料)的内容,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写作服务。因此,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的得与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研究其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开拓思路、精选材料、构思谋篇的,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是怎样做到题目新颖、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材料新鲜、细节鲜活、情感独特的。

3.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文格式,如日记体、小标题体、书信体等。写作时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以便考试时得心应手。

4.文言文复习要领

文言文能力考查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的考查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及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理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采取灵活的复习手段,让课堂充满活力

复习手段的实施决定着复习的效率,复习的效率来自课堂的学习气氛。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例如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复习采取的方式是学生间交流所掌握的内容,相互间进行友情提示,然后进行欣赏、对比、迁移、运用与创造,从而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好地掌握复习内容。再如,现代文阅读也采取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方式进行。由课题生发出诸多问题来读文章,在文章中搜寻有关信息,在短时间内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这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复习效果显著。

6.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时间不等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应针对中考的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6.1每星期都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教师的讲解应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6.2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到总复习时才让学生做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为时已晚。因此,在初三上学期就应将整个复习内容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以免学生怯场,便于学生应试。

6.3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以及开展实践活动。

6.4课文复习考点化。复习时应将整个复习内容有逻辑性地分为各个点,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上一篇:如何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效率 下一篇:小说阅读高考探究题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