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色彩类课程教学的几种方法

时间:2022-08-15 05:43:26

浅谈初中美术色彩类课程教学的几种方法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色彩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向人们展示着物质、生命、存在和运动状态。在现有初中美术教材中有许多有关色彩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如《大自然的色彩》、《色彩与生活》、《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居室的色彩搭配》、《色彩丰富的风景画》、《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等等。色彩知识有连贯性,前面学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过程。学生往往是小学学的色彩知识到了中学就忘记了,上学期学的色彩知识这学期又有一些生疏了。那么,如何使初中色彩知识教学有前后的连贯性呢?笔者在近年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如下几种可行的方法。

一 每节课有目的地复习旧的色彩知识点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色彩方面的知识点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加深。知识点跨度大,前后连续性强,学生容易生疏,但是不可能每节课都要讲复杂的色彩基础理论,时间上不允许,学生们也听不进去。我采用的方法是开课前,复习与本节色彩课有关联的部分色彩知识点,既是对以前课程的一个复习,也能有效开始本节课的新授。如:在上《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时,因为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的配色原则之一是饱满、艳丽、清新,经常使用高纯度色彩,所以在讲授新内容之前,就可以有目的地复习高纯度和低纯度这一组色彩知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 营造美的教学环境,创设新颖的色彩小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注意营造小的艺术氛围。如:在教室和画室里摆满了以表现与本节课紧密相连的色彩示范画等图片或者实物,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色彩世界的氛围。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绘画比赛和美术展览,使他们有一定的色彩绘画能力和鉴赏能力。

第二,在色彩教学中,往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美术作品中色彩很单调,根本没有几种颜色。学生常用概念的颜色、习惯的颜色作画,学生们经常说的是“我不知道该用什么颜色”。为了扩大学生的色域,可以带学生做色彩游戏,就是让学生不写生对象,不画任何具体的形象,只要求作色彩游戏,调不同的颜色,每调出不同的颜色才能画上去,而且只画一小块,看同学们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颜色。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冷暖的黄、红、蓝、绿等。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摆脱写生时的色彩单调,摆脱对形体的塑造,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调配色彩上,在调配颜色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认知,扩大了学生的色域。

三 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与生活中的色彩美感,将生活中色彩搭配的佳作与色彩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色彩知识包罗万象,知识点多,而且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感到头绪万千,无从着手,经常讲得很卖力,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中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能比较清楚地了解色彩知识,并且乐于接受。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力求从最简单、最生活化的东西入手,比如讲解什么是“色相”这一基本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我会提问:“老师今天穿的这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会回答:“蓝色”,这时教师就可以解释说:“蓝色”就是我衣服的色相,也就是色彩的相貌。这时学生也就真正理解了色相这一色彩基本概念。这个例子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们平时都能接触到,凭借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不难回答出问题。在思考过程中,回顾了生活中的相关场景,运用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感受到了色彩搭配的美感。

四 在理性认识色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色彩

刚学习色彩的学生,往往凭直觉把树画成绿色,天画成蓝色,地画成黄色,花画成红色,而且多采用单线平涂的方法。随着他们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尤其是进入初中阶段,他们在画画时逐渐感到自己的画与自然界外貌的巨大差距。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性地分析色彩产生的原理,认识色彩变化的普遍性规律。如通过调配色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色彩的三要素、三原色,并运用它进行间色和复色的调配,以及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等学习领域中的运用。如:教师应引导他们把颜料混合起来使用,如黄色加色蓝得到绿色,紫色加红色得到红紫色,橙色加绿色得到黄灰色等等,得到的颜色以更接近描绘的对象。这不是单单使他们改进绘画的方法,而是使他们对自然界的色彩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这棵树与那棵树的绿色并不同,而同一棵树的这一部与另一部分的绿色也不同,即使是同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与在阴天的条件下又不同。在这一阶段使他们注意到颜色的变化规律,对色彩有进一步的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色彩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和发展,比如如何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提升学生们的色彩感受能力等问题和方法,就有待于我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去探索和发现。色彩教学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都是在塑造学生的素质,训练他们的观察和思维方式,这本身就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培养个性、创造性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基础。我们要通过色彩训练,强化孩子正确观察的能力,提高悟性,增长技艺,使孩子爱上色彩,爱上生活,有良好的色彩感觉,能正确地运用色彩塑造形体,使作品富于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上一篇:让语文在职业教育中更出彩 下一篇:单相逆变电源变结构复合控制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