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时间:2022-02-24 03:07:50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摘 要】新课改已实施多年,新课改要求教学模式必须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其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新课标下《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的教学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即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现笔者针对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带来的便利条件进行简述。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 辅助 动画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144-02

一 增强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单纯靠传统的提问、复习、讲授新知,或是“一支笔,一块板”等都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不仅不能提高数学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数学引起反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老师们如果注意到新课标带来的转变,就会借着这股东风,把多媒体融入教学,这样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感,就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由以前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阶段,易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基础课程,兴趣和能力影响和制约着数学学习的成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的外部因素之一就是多媒体。

例如,在讲解“空间直线位置关系”时,我制作了一个动画,一个人在房顶上行走,另一个人在地面上行走,讨论行走路线的位置关系;两个人同时在地面上走,再次讨论路线的位置关系。借助多媒体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另外,在讲解“四种命题”时,我通过Flas演示了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个人特别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去看电影,结果只有三个朋友去赴约,此人见人没来齐,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了一会儿,有一个朋友因有事,就走了。这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句话被另一位朋友听到后,也走了,此人见情形不对,对剩下的一位朋友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人全走了。提问:这个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此事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

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问题有了强烈的兴趣后,才可能大胆地去探究问题,同时也能使抽象的纯粹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易懂。这时多媒体显现出了它的优越性。

二 能使教学具备高效性

新课标下,注重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既要求教师对教材知识结构掌握熟练,又要让学生快节奏、高效率的掌握知识。教师就得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把本节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多媒体就是手段之一,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进行信息加工处理,通过声、光、色、动画等技术把所学知识化深奥为浅薄,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进而不仅可以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更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三视图”时,我尝试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投影与三视图的原理及其画法。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其实新课改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现在,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为数学这一“思维的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表演平台”,使数学教学具备“印象深、气氛雅、效率高”的特点。

三 呈现旧课标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

借助多媒体技术用运动变化的方法,创设实验环境,形成多元联系,展示数学关系式、平面区域、表格等各种形态的表现形式,在数、图、表的关联中进行观察、分析,从而逐步帮助学生进行有层次的猜想,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种方向,这就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合情推理,也是旧课标教学难以呈现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为改变老师单机的演示学生被动观看的现状,让学生参与进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要求)操作,学生记录,共同提出猜想,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例1:在讲解“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时,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轨迹是怎样随x的“量变”而发生“质变”的,可利用Flas展示x的变化对曲线形状的改变,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总结比较圆锥曲线的不同,真正发挥了多媒体的优越性,这是一支笔、一块板所不能解决的。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

例2:在学习必修1 第三章“用二分法求不熟悉方程的近似解”。二分法是新课标添加的知识模块,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该知识点,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视听效果,播放“幸运52”中猜物品价格的游戏,在“幸运52”中,一般是给出一种物品,然后让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选手每猜出一个价格,主持人李咏就会告诉选手是高了还是低了,然后选手再去猜。其实选手竞猜物品价格的方法用的就是二分法的思想,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很容易接受二分法的思想,且记忆牢固。

四 新课标借助多媒体把算法融入到数学教学内容中

算法即解决问题的步骤,算法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所以算法设计是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这就把多媒体和高中数学联系在一起了。

例如,在《算法初步》的第一节“算法的概念”中,我首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章头图,介绍图中的后景是取自宋朝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作品《四元玉鉴》,告诉学生章头图正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联系,它们的基础都是“算法”。其次,课本是以“解一元二次方程组”为例来引入的,如果教师单纯的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用加减消元法求解,显然比较枯燥,而且不能更好地让学生对算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利用多媒体做出对应的程序设计,就可以让他们产生足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多媒体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

五 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多媒体

作为多媒体,课余时间还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把数学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意识,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扩大教学规模。所以强调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多媒体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与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了一体,将课件演示作为一种手段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了传统数学课的教学方法、内容、模式及观念等等。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把握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机遇。

总之,新课程理念标准之一,就特别提出了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使多媒体对数学课程内容、教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我们的教学更快、更高、更强。以上是近几年笔者在积极响应新课标教学的同时,做出的几点总结,多媒体已经逐步作为一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和课堂教学融为了一体,使课堂教学发挥最优性,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积极拓展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多媒体与数学教学已经密不可分。

上一篇:浅议语文课的预习与展示 下一篇:浅谈如何呈现数学课堂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