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技巧

时间:2022-08-15 01:39:45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技巧

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素质教育渗透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已经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数学课堂教学,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技巧.

一、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长期以来,数学课一直是以“老师的讲,学生的听”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缺少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造成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慢慢地从小学时的“爱”到初中时的“厌”.究其原因则是教师一味的“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将原先的“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一票否决,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导演,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围绕学生开展活动,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师生、生生之间平等.这既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也将学生和教师放在一个平台上,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由.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数学课堂就有活力和生机.教师将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要求.

二、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将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学生难以理解的例题、定义等以贴近生活的实例做铺垫后,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生生、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就有了共同的数学语言,避免了原先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机械接受.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挖掘数学知识,潜心研究数学知识,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带学生走进生活,用学生亲眼看到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解答数学问题,课堂教学效果才显著提高.例如,在讲解黄金分割点这一定义时,引入“美”这一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主持人站在舞台的什么位置主持节目更美呢?让学生思考.经过一番讨论,教师引入黄金分割点这一定义.学生在愉悦的课堂环境中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点.在课本中许多的数学概念如能被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于课堂中,并且大胆尝试改革,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鲜活、生动的生活实例进入课堂,在课堂中描绘多彩的生活画面,必然能让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可以深思平凡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问题带进课堂,创设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容易接受.反过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善于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况且,新课程中课本更贴近生活,许多问题也来源于生活,只要教师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就会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一举两得.

三、有效安排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就像一碟“开胃菜”,让学生对数学总是充满好奇,学生围绕教师开展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动手制作模型或动手作图,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教师彻底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运用,让学生从“做中学”到“学中做”.打破原先单一的数学课堂教学.从多方面、多角度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德育教育、情感教育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化,多元化,课堂教学不再死板、单一.通过利用多媒体,课堂上学生不会再被枯燥的数学概念而感到“昏昏欲睡”.相反,原本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flas等形象、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难易清楚,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数学兴趣被提高,数学课不再是学生的“负担”.现代教学手段彻底改变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营造了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将原先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和鲜明化.将逼真的教学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课堂上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课堂变成“生活画面”,学生就有求知欲望.

总之,只有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创造性地挖掘课本中的知识点,不断地改革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学好数学为宗旨,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技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上一篇:小学英语作业批改的几点感悟 下一篇:例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