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促进深度学习

时间:2022-08-14 11:41:33

技术促进深度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国家对中小学生书包“减负”的提倡,电子教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呈现台北市忠义小学使用电子教材进行语文教学的课程案例,分析了电子教材的优势以及电子教材是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位技术人员以及教师都应该有效利用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根据学习目标的层次可以将学习分为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浅层学习主要是指记忆性的学习。对于信息的机械性记忆,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不能主动去建构知识。往往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传统教学中。而深度学习主要是指探究式的学习。学习者可以主动去建构知识,通过深度学习促进学习者的元认知和更高级的思维发展[1]。

对电子教材概念的剖析

电子教材在业内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常和网络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电子读物等名词相混使用,有的人把互联网上电子化的图书叫电子教材,甚至针对幼儿开发的可发声的学习英语的读物也叫电子教材,那么,电子教材到底是什么呢?

当前,对电子书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定义认为电子书是通过网络传播、专用阅读器或阅读软件浏览的数字化图书或传统纸质图书的数字化版本;第二类是根据我国新闻出版总署的定义,电子书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以及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第三类定义认为电子书不仅是数字化的内容,还包括承载设备、接口以及浏览和整合信息的系统。[2]

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类定义。相对于纸质课本,电子教材集图文、声音、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能营造出最佳学习情境。电子教材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学习工具,能把学生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中真正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基于电子教材的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导入网络探究式学习模式,发展“小小科学家”语文课程。

1. 案例呈现

【教学目标】

(1)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以WebQuest方式探索网络上关于科学家的资源,熟悉网络上数据搜集与整理的方式,了解科学家们的故事。

(2)让学生将搜集到的科学家的故事,剪辑呈现并挑选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介绍,展现学生组织网页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搜索科学家的资料,了解科学家的故事,促使学生产生效法科学家的想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方便我们遥望星空的望远镜是谁发明的?谁又是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呢?日常生活中电灯、电话、助听器又是谁的成就呢?

学生阅读电子教材的相关内容。

师:课文中,伽利略面对不实的学说敢于提出质疑,并且以亲身观察与实验,最终验证了自己的设想。同样在现实生活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在圆梦的过程中,必定得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科学家的世界,在感恩与敬佩之余,要学习他们坚定不移、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汲取前人的智慧与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拓自己的视野。

(2)任务设定

师:现在就让我们乘坐时空机,穿越回到过去,探访你喜欢的科学家,研究他们的生平以及贡献,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科学家大探索。同学们可以先下载“科学家大探索”学习单,完成以下内容:把你从网页上、书本上检索到的科学家信息记录在学习单上,信息包括:科学家姓名、重要发现与贡献、事迹以及你对他们的感想或评价、科学家的重要语录,并写下检索的网站来源。

任务二:穿越时空探访你。通过完成任务一,在检索到的所有科学家中选择一位你最感兴趣的做深入探究,将探究内容填写到“穿越时空探访你”的学习单上,探索内容包括:写下科学家的姓名,并以报道的角度写出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科学成就,通过了解这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你觉得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写出该科学家曾说过的名言,并写下资料来源。

任务三:e起玩儿TIME封面。想象一下你是本期TIME杂志封面设计者,设计一张任务二中你喜欢的科学家的海报。海报要求:有你喜欢的科学家的照片,以说话框的方式,填入他的语录,使用“非常好色”影像软件来设置图文并茂的TIME封面海报[3]。

(3)探究过程

根据任务顺序完成教学活动,依次为:检索科学家信息从中挑出最喜爱的科学家,撰写生平简介制作封面海报挑选部分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学生作品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作品

2. 案例分析

首先,本次课程使用问题的方式进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为课程的开始做好准备。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后,指导学生阅读电子教材上相应的内容,电子教材集图文、声音、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兴趣是探究不可或缺的要素,有了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这一点是纸质教材无法与之媲美的。在当前这个以图像、动画为主的蓬勃发展的 “视觉文化”时代,不能低估图像动画文化,因为它们通过图像动画作用于情感,对表述与价值系统所施加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文本方式。

其次,教师预先在电子课本特定区域设置学习任务,学习者按照任务顺序自主进行学习探究。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通过让学习者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学习隐含于任务中的知识点,也就是通过一个个的“任务”来“驱动”学习者对知识与技能的意义的建构。同时,有任务顺序的约束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会偏离学习目标。这种利用电子教材对教材内容结合网络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信息检索能力。对于这些一生都要从屏幕中获取信息的一代人来说,信息检索能力非常重要。同时也给与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过去的课堂具有完美的统一性,教师统一讲课、学生统一听课;学生做统一的作业、教师批统一的作业。因为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反而使得本来能够精彩的课索然无味。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使用电子教材后这种现象也大大改善,学生始终处于主人翁的地位,与教师一起参与资源建设,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能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能开展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学习技能。教师在电子教材上给出相应任务,学生根据任务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偏好收集信息、思考问题、组织编排学习内容,只有在不断思考的状态下,知识才能得以被内化和理解,从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最后,电子教材不仅仅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提供了课程管理平台。不同教师可以按照自己需求,积极开发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同时也可共享其他教师的优质资源,灵活配置教学活动[4]。

从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利用电子教材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历经了情境创设-内化-意义建构(创新)的过程,将学习内容由数据升华到智慧。由浅层学习升华到深度学习,如图2所示。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求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技能,建构意味着交流、互动、协商。而在使用电子书的课堂下,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与教师或者邻近的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互动,从而有效地促进知识、技能的建构与生成[5],进一步地促进深度学习。

图2

笔者自身也使用过电子教材学习过一部分内容,电子教材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在整洁干净的界面与富媒体的呼应下的确能激发学习兴趣。笔者习惯于视频讲解形式的学习,而电子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可以促进笔者的有效学习。而且,即便是在课下使用电子书,也可以利用电子教材专门设置的交流模块与教师或者在线学习的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彼此的思维碰撞会激发深入思考,进而促进深度学习。

3. 案例的教学效果评测

以下数据来自台北市忠义小学资讯组长陈志强先生的统计。小小科学家2组班级课程教学效果前测、后测与延宕后测成绩概况说明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班(使用电子教材教学的班级)前测与后测、延宕后测都有显著差别,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前测成绩。而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的班级)前测与后测、延宕后测差异较小。

从以上案例分析及统计数据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使用电子教材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知识被理解吸收,成绩也就必然能够提高。

结论

深度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其过程中让学习者更好地学会合作、学会分享,进行深度学习,发展他们的高阶思维,除了使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深度学习外,教师也应该关注一些训练思维的教学细节。例如,在台湾东吴大学朱惠君教授“基于知识工程技术之普化学习策略——以蝴蝶生态教学为例”的研究中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导入思维工具能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以蝴蝶园的探究式教学为例,实验组学生使用思维工具——凯利方格,对照组学生不使用。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成绩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成绩。由此得出结论,在学习中导入思维工具,可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提高成绩。学生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今世界处在互联网、新技术爆炸的时代,这些无疑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新技术进入课堂为传统教学的改变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面对这些新技术的时候,我们应当有效利用它们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这也是每一位技术人员、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上一篇:一对一教学之平板电脑的选择策略 下一篇:因为年轻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