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工作室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时间:2022-08-14 08:19:33

基于专业工作室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摘要:S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及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很多地方开设了专业工作室,尤其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工作室发展最为迅速,为人们提供了工程造价学习的又一途径。但是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必须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专业工作室;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64-05

一、专业工作室的工程造价专业分析

(一)工作室的具体内容分析

专业工作室是一种职业教学的高级形式,主要分析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了保证达到教学目标,教职人员都是专业教师,有非常深厚的教学经验,有很强的教学研究能力,除此之外,该教学团队的项目承接和实施能力也非常强。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发现,其能够有效利用当前可以收集到的各种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科研等工作,因此教学效果值得期待[1]。

(二)工程造价工作室的特点分析

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室而言,其正常的教学工作与普通职业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有偿性、专业性、自愿性、实战性、协作性、开放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体现了专业工作室的教学优势,得到了社会人员的认可。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时,先要在基础平台进行有效的训练,训练时间一般会控制在一到两年,在此基础上,学员要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以后的职业定位、个人的发展条件及以后的社会实际需求等情况,选择进入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室。专业工作室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同时也能满足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建立以专业工作室为基础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既是工作室以后教学的根本依据,是达到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工作室成立的必要条件[2]。

(三)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室的教学情况分析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相关内容都要在专业工作室中进行,在工作室中也要进行一些教学实践,能够全方位展示当下最新的教学成果,各项教学内容都由专业工作室人员自己实施,例如,课程的开设时间设定、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实施教学内容的考核等。学生进入工作室后必须遵守双向选择原则[3],在正式进入专业工作室之前,所有学生都要进行非工作室课程体系的学习,同时还要求必须达到相关的教学标准,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专业工作室学习。在学生进入专业工作室学习时,通常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这在指导教师的选择方面就可以得到体现,一般都会选择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或者是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工作室指导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实际课题内容进行学习。

(四)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室的管理情况分析

为了保证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室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对于专业工作室而言,都是将专业作为基本单位,工作室的专业教师要对其发展进行精细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定当下的发展目标。

除此之外,针对工作室发展阶段的不同,灵活设置工作室的课程,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工作室的专业教师还应该完整编制工作室课程的大纲,制定近期的教学任务,并对以后的发展计划进行编制,很好地完成工程造价专业工作室的管理工作[4]。

二、专业工作室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构建缺乏整体性

工程造价专业属于一个刚刚兴起的学科,与其他专业相比有一定的特点,该学科内容有一定的交叉性,涵盖了经济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但是,我国在专业工作室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所设置的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专业基础内容和理论课程内容都不够完整,在很多方面都有欠缺,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专业工作室在以后的发展中很难取得突破,而且也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在很多工程造价相关专业中还有内容重复的问题及教学内容先后顺序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在以后进行工程造价课程设置时,必须有效地进行分析,结合现实问题科学地加以调整,保证整个课程系统设置的合理性和协调性[5]。

(二)专业学科教学思想没有发生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以及在各方面的认知加强,传统高校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思想已经不再根深蒂固了,但是在很多专业工作室中的工作人员却仍有浓重的学科本位思想,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如三段模式分别是工程造价的专业课、工程造价专业基础课及工程造价公共基础课,现在仍然是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设置方式,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专业工作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明显体现出学科本位的旧思想,如果不在思想上进行改变,那么专业工作室在以后的教学中很难向能力本位方向发展[6]。

(三)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都是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为打好教学工作的基础,通常在教学中采取边讲边练、讲课与联系实际相互结合的方式,这样所完成的项目时间会很长,实效性较低。除此之外,学生渴望参加真实建设项目的实践工作,或者在学校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形,以获得真实感,在真正的学习和练习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深造,加以弥补。但是由于学生数量众多,而企业的实习岗位有限,二者不能很好地对接,实践教学效果有限,因此应开发产教互融工作室教学模式[7]。

(四)教学中没有将实践课题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由于专业工作室的教学核心是进行职业岗位培训,因此,教学工作必须保证实效性,要求受到教学培训的学员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在企业岗位工作上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价值,缩短适应时间,进一步提高专业工作室教学的价值。但是,在当前很多专业工作室在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中,二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脱节问题[8]。通过对相关责任人的调查分析,发现之前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是很重视,或者没有意识到,这也是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很多内容都没有达到国际水平,而且很多课程设置也没有遵循基本的设置原则,这样设置的课程体系就缺乏实效性。例如,对实践环节的整体性规划没有进行合理的实践安排,理论课内容与实践知识严重脱节,并且实践时间上的安排不够合理,实践形式过于教条化,针对性不强,重视课堂讲解而忽视课外实践,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

通过上述对专业工作室教学体系和非专业工作室教学体系构建情况的分析发现,专业工作室属于一种新的高职教育模式,工作室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先要对相关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然后将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所有的教学课程安排都是根据培养规格的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建立的。除此之外,在构建相关课程的时候,还必须将非工作室课程与工作室课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增强二者之间联系的紧密性,这样就可建成具有灵活性和实战性的课程体系。社会将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很多年轻人员以及学校的学生对学习会更加重视,对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因此,建立工程造价专业的工作室课程体系是满足社会对高职学生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我国高校学生职业化培养道路的重要手段。

四、基于专业工作室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发展方向

(一)联合各方面资源

业内人士都清楚,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取得成果,而理论内容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对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让其作用得以升华。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专业工作室一定要联合施工企业、造价咨询事务所等,积极利用其内部人员,这些人员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很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可聘请其担任课程专家或高校的学科带头人,让其带领整个课程设计组工作,有利于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二)专业工作室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模式的创新分析

教学工作室应以教学为中心,利用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在不断的教学活动中创立实践情境[16],使学生在学习中就像在实际工作中一样,这样的产教互融工作室可以将教学工作、研究工作、设计工作及实践工作有机地融合起来,最终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产教互融工作室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际运用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的教学工作室不仅包括理论教学,同时也包括实践运用,教学功能与传统教学功能有很大不同。

逐渐以工作室负责人为核心开展综合教学,可以很好地满足企业对工程造价人才在上岗之前的锻炼需求,在长期稳定发展和实施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O性和教师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静源.校企互融专业工作室的课程体系研究――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16(10):118-119.

[2].基于专业工作室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62-64.

[3]刘跃国,聂荣梅.基于工作过程化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分析高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专业[J].高等建筑教育,2010,18(5):74-78.

[4]王丽华.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神州旬刊,2013(5):46-46.

[5]孙丽雅,马新燕,周正跃.基于工作室平台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31(30):59-62.

[6]詹述琦.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厦门科技,2014(6):54-59.

[7]郝攀,李慧英.浅析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时空,2015,11(3):61-63.

[8]吴俊,吴珂.基于工作岗位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126.

[9]焦娜.职业能力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科学咨询,2012(1):86-87.

[10]郑建伟.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22(1):45-47.

[11]王丽华,徐亚丽,王知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22):219.

[12]肖茜.就业导向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C].“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6:125-126.

[13]武彦芳.高职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探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2-74.

[14]肖茜.就业导向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35):107.

[15]胡凯,胡育.大数据时代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3(2):34-36.

[16]文桂萍,代端明,周慧玲.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2(7):41-43.

上一篇:谈冶金基础知识课程的开发 下一篇:产品标识检测,整齐划一局面将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