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零件数控切削加工》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08-14 07:32:32

高职《机械零件数控切削加工》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

【摘要】主要探讨了高职《机械零件数控切削加工》课程的考核改革思路,为高职机加工类课程改革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考核改革提供了实践参考依据。

【关键词】课程考核改革过程考核项目考核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全国和各省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学院内涵建设逐渐被各高职院校重视起来。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为达到该目标,深化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改革,加强高职院校过程化考核,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以《机械零件数控切削加工》课程为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考核改革与实践,以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同仁参考。

二、《机械零件数控切削加工》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以往本课程主要采用集中的理论教学和集中的实践操作方式完成教学,考核主要是以理论考核为主,不注重工作过程和能力的考核,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随着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项目化改造,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由纯理论教学转变为项目教学;(2)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讲授模式转变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3)教学地点由课堂转变到车间;(4)教学目标由掌握知识转变为学习方法与技能。针对以上的变化,课程的考核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课程自身的改革,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课程考核方式。本考核方式的特点就是能力考核和过程考核,将考核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上,分为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过程考核占总考核的60%以上,不管是过程考核还是期末考试,都是以技能考核为主,占50%,以知识考核为辅,仅占30%,加入了态度考核,占20%,注重了学生的素质考评,考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将职业资格考核纳入课程考核,即在课程考核合格的基础上还必须获得至少一种中级及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成绩不及格或者没有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本课程不能通过,直接进入重修。该考核方式中的期末考核以标准考核为主,企业人员、学生评委参与考核;阶段性考核是在每一学习情境中完成,由企业人员和专职教师、学生评委共同参与考核,实现多方评价机制。

三、考核标准及成绩认定

1.考核标准

(1)知识(30%)。在图1中,不管是期末考核,还是阶段考核中的知识考核,都采用考试完成。考试成绩乘以30%,参与期末考试成绩或每个情境的阶段成绩计算。

(2)态度(20%)。上图中所有的态度考核都参照表1进行,由表1得到的成绩乘以20%,参与期末考试成绩或每个情境的阶段成绩计算。

(3)技能考核(50%)。技能考核成绩,由项目考核成绩决定,因为每个情境都是一个项目。每个项目考核标准如表2所示。

2.成绩认定

课程考核不仅总成绩评定要合格,而且必须通过至少一种相应的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考核,本课程才算合格。总成绩评定:

阶段(情境)考核成绩=知识×30%+态度×20%+技能核成绩×50%。

结课成绩={[(情境1×i1+情境2×i2+情境3×i3+情境4×i4)/4]×60%

+(期末试卷考核×40%+期末操作考核×60%)x40%}u(职业资格证书)。公式中i1、i2、i3i4指情境1、情境2、情境3、情境4的权重。

四、结语

高职《机械零件数控切削加工》课程的考核改革与实践,为高职机加工类课程改革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考核改革提供了实践参考依据,也为提升高职学生学习和应用能力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促进高职课程“理实一体”和“课证融合”提供了范本。

上一篇: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下一篇:颈椎病推拿机器人使用手法整合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