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图书馆员信息技术能力 提高服务水平

时间:2022-08-14 05:59:24

加强高校图书馆员信息技术能力 提高服务水平

摘 要: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员承担着信息管理、加工、服务等各类任务。加强图书馆员信息技术能力,可有效提高其职业服务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员;信息技术能力;服务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工作既面临着快速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校图书馆传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手段及自身体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面对挑战带来的冲击波,高校图书馆既要使工作环境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更新自己的职能观念,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又要承担起对其用户(广大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现代信息知识的普及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1]。

美国图书馆界有这样的说法,在图书馆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的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由此可见,图书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办馆水平和为读者服务的质量[2]。图书馆员扮演着信息管理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了解各种信息来源以及获取方式,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控制,促进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同时还是知识的导航员和信息的咨询专家,将有用的信息交给需要的人。图书馆员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检索方法和服务手段,解决读者在查找信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帮助读者更加高效地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队伍的信息素养[3]。

1 加强高校图书馆员信息技术素养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对图书馆员这个职业还缺乏系统性、职业性的认识,没有设立明确的职业门槛,这就使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构成复杂,整体学历较低,非图书馆专业的人员多,专业人才缺乏,在有些高校甚至成了老、弱、病、照顾对象等人员的安置所。人员构成复杂,整体队伍的外语水平、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素质相差悬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图书馆员在高校中的地位不高,图书馆一般定性为教辅机构,工资收入相对偏低,使馆员产生一种屈尊感和失落感,工作热情降低,缺乏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的内在动力。

目前,高校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结构与信息化时展的需要极不匹配。他们在思想上虽然也认识到信息化社会给图书馆带来的冲击,但对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图书馆与教学及科研活动之间的联系及相应作用的认识还不够。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使高校图书馆逐步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向自动化管理。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要求管理者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和素质[4]。

2 图书馆员应加强的几种信息技术能力

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员被誉为“知识最渊博的人”,图书馆员是一个对职业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据报道,2007年,图书馆员入选美国25个热门职业之一,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在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员应拥有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拥有、信息传导、信息教授[4]等方面的素养,才能适应其发展需要。要拥有这些方面的素养,高校图书馆员应加强以下方面的信息技术能力。

(1)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要想驾驭信息,必须能使用媒体工具,即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这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最基本的能力:要了解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功能和作用,会进行图形、文字、图像、数据库等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会利用网络进行数据的检索、传输、讨论等。

(2)选择资源,评价资源的能力

信息爆炸时代,资源缺乏问题已不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资源选择和评价。计算机网络带来的是信息的易获取和丰富。对个人来说,在网络上研究某领域的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因此,图书馆员要有根据师生需求进行有效资源选择的能力。同时,信息资源的丰富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问题,由于师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分辨这些信息的价值,这就需要图书馆员能有效地对资源进行评价,便于使用者更好地选择、利用信息。

(3)利用媒体技术对资源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

目前,各高校不仅有专业公司提供的数据资源,也有自己学校整理、加工的校内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展现给使用者,需要图书馆员对资源进行整理、加工,进行资源系统设计,方便使用者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资源。

(4)利用媒体技术进行信息传授的能力

图书馆员要把获得的信息资源提供给使用者,同时也需要把获得资源和评价资源的方法教授给使用者,授之以渔,而不仅仅是鱼。只有把方法教授给使用者,才能使高校师生自身的信息能力得到提高,也充分体现出图书馆新的价值和新的服务模式。

(5)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

图书馆员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自觉地获取新的知识、技术,促进自我职业能力的提高,获得职业价值感和认同感,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图书馆员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信息技术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大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图书馆要以自身优势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以新的服务模式,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1)加强岗前培训,建立图书馆员准入制度。目前,国内图书馆员这个领域职业性不强,也没有职业门槛要求。大量非专业的人员进入这个工作领域中,队伍水平相差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图书馆员的岗前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信息技术能力,提高职业技能,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

(2)实行分级制管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对图书馆员实行分级管理。按照一定要求,对信息技术实行模块化分级考核,只有考核合格,才能取得一定级别的任职资格,从而调动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馆员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

(3)进行轮岗交流,促进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一般承担着信息咨询、资源建设、流通采编、技术支持等任务,每个部门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促进图书馆员工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可采用定期轮岗交流的方式,使大家对不同部门的工作有所也解,进一步促进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4 结束语

只有不断加强高校图书馆员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才能始终适应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满足高校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需要。

参考文献

[1] 邵平.信息化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挑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9(1):25-27.

[2] 赵爱平,陈恒玉.“七商”与图书馆员素养提升[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3):56-59.

[3] 楼白宇.对浙江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能力的调查[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8(3):24-27.

[4] 方文.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70-172.

上一篇:公路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 下一篇:浅析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