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8-14 02:39:08

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选取一些小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当前小学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透过本文引起有关方面给予当前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更多关注。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27-02

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的课业负担始终都比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多数学校、教师及家长的教育理念有了一定的改变,但由于高考体制、评聘老师的模式仍没有根本改变,从而使得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好多孩子依然在家长、老师的鞭策下疲惫地在题海中穿梭着。为了完成繁重的作业,他们不得不丢下带给他们快乐的游戏,不得不争分夺秒地在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写着生字、做着计算题。有的学校和教师,甚至随意占用孩子本该尽情游戏的课外活动课时间,不惜以牺牲学生健康的方式去获取更高的优秀率、升学率。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些小学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在体育锻炼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就相关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1.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

为尽可能全面反映当前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本人查阅了近年来相关的一些文献研究,并选择本省内20所重点、普通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学生样本4000人,年级跨越小学6个年级。通过调查发现:(1)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周每天都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仅占总数的58%,有20%的学生每周仅参加过2--3次的课外体育锻炼,而高达28%的学生竟然每周仅参加1-2次体育锻炼,且该数据分布随年级的增加而递增,既年级越高的学生,每周较少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越多,且每次锻炼的时间也较短。(2)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调查显示,大多数孩子体育锻炼的项目缺乏目标性,随意性较强,且对某一项目的锻炼缺乏持久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甚至演变成了自由活动。其次,对于有些学校和家庭来说,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带有较强的功利性,锻炼项目的选择更多的是以将来中招考试体育考试项目为主,如长跑、跳绳、跳远等,而非考试项目的体育锻炼则较少。再者,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在性别上差异较大,如男生多喜爱球类运动项目,而女生则多喜爱踢毽子、跳皮筋等锻炼项目。(3)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是学校,而只有3%左右的学生会选择在周末和家长一起去收费的体育馆进行锻炼。而在学校进行锻炼的,尤其是一些乡村小学,则普遍存在着锻炼场地差,锻炼器械不足的情况。

有上调查可知,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锻炼时间少,锻炼项目单一,锻炼场地少,器械少的问题。因而造成了当前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不足。

2.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家长关心更多的还是孩子的学习,认为课外体育锻炼无足轻重,每天稍微活动下就行了,不必刻意天天锻炼,因而要么是挤占孩子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用以安排大量作业,要么是给孩子报了太多的补习班。

2.2 缺乏有效引导。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缺乏对自己行为的有效认知,因此,需要家长、教师的大力引导,以纠正行为的随意性。但课外体育锻炼由于是在课外进行,因此,学校、教师大多不愿意牺牲自己休息时间对孩子的锻炼项目、锻炼时间予以规范约束,从而导致孩子在课外时间不知道安排什么样的体育锻炼项目,即使有的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但由于自身专业素养的不足,因此,在孩子体育锻炼的时候,也难以从项目选择、锻炼时长、动作规范上对孩子以科学合理的引导,从而使得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难以保证。

2.3 没有养成有益的兴趣。当前,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充斥电脑,这些游戏画面精致、声效逼真,同时还根据儿童特点设置了大量吸引他们的元素,如有的根据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奇特的难关;有的根据孩子喜欢获得满足感的心理,在游戏中设置了众多的奖励手段等。无疑,与单调、乏味的体育锻炼相比,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实在太过巨大,从而导致很多孩子课外时间,甘愿躲在家里或黑网吧里玩游戏,而不愿意进行艰苦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当前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家长呵护备至,生怕体育锻炼的时候,摔倒、摔伤,也使得当前的孩子自小就缺乏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因此,也就难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4 场地器材设施的缺乏。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课外体育锻炼最缺乏的就是场地和器材。当前,虽然我们国家每年都不断加大公用健身器材的投入力度,但这些健身器材更多的是专为中老年人设计的,针对孩子设置的健身器材则基本上没有。此外,健身场地面积较小,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而1991年美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就已达到了14平方米,我国和美国相差整整10倍。此外,即使我国目前现有的体育场馆,大多时候也不是对外开放的,场馆的利用率较低更是导致孩子们课外体育锻炼开展的不好的重要原因。

3.提高孩子课外体育锻炼质量的建议

3.1 提升重视度。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教育引导,不断增强体育课程在学科设置的比重,提升广大家长、教师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修改完善现有《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以求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出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3.2 加强教育引导。教育部门应该采取奖励的措施,鼓励学校体育教师或社会其他健身机构免费对孩子体育锻炼项目、计划以科学合理指导,以帮助孩子正确锻炼、合理锻炼、科学锻炼。

3.3 加大兴趣培养。广大体育教师应采用更加灵活的教法,精心组织课堂环节,全力提升孩子体育课的兴趣,使得孩子自觉将课外活动时间转换成体育课的锻炼项目,以便进一步巩固课堂效果,提升兴趣。

3.4 加大体育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体育硬件设施的投资,改善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不足的状况。

参考文献:

[1] 曲晓峰,从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看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煽动体育大学学报[J].1997.3

[2] 邱远.当前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科技体育出版社.2005年

[3] 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人均场地面积1.46O.北京日报[N].2014年12月26日,第三版

上一篇:刍议农村美术教育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互促... 下一篇:浅谈提高小学生音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