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博弈辨析

时间:2022-08-14 12:24:58

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博弈辨析

摘要: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二者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自由教育强调独立人格培养,以及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功利教育强调追求功效和利益,培养个人的生存能力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由与功利均是成功教育的应有之义,认真挖掘两种教育的内在价值,同时避免使各自走向极端,对当代的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自由教育;功利教育;内在价值

一、自由教育的内在涵义

对于自由教育的定义,众说纷纭。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自由教育称之为文雅教育。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在于人具有理性人只有充分运用、发展其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因此,自由教育也应当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教育家赫胥黎认为自由教育是文理兼备的普通教育。关于自由教育的解读虽不尽相同,但都反对外在的强制性和功利性,把理性的陶冶作为自由教育的要务,强调使学生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实施自由主义教育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一个人类文明的推动者。自由是为了尊重了人的本性。民主是贯穿自由主义教育的主线。自由主义教育在弘扬自由与理性统一精神的同时,极力倡导民主主义精神。自由主义教育鼓励学生凭借理性和智慧的力量行事,无论是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还是教育过程都是与专制教育尖锐相对的。口’简而言之,自由教育的核心是给予人更多的自由,释放人更大的潜力,促使学生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二、功利主义教育的特征

19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首先使用功利主义的概念。功利教育就是以功利主义为主导价值取向的教育,是追求功效和利益的教育。劳动是谋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劳动者个人必然追求功利,通过劳动尽可能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和优厚的回报。而教育正是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技能上的武装使他们获得谋生的本领,在社会中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教育也以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教育可以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功利主义教育是以功利主义为主导价值取向,教育过分追求功效和利益,进而被国家和个人当作追逐利益的工具。第一,功利主义教育实现的价值不在教育之中,而在教育之外。它主张效果论,即教育只是一味地追求有利于学生利益、适应于经济需求以最终能满足人的欲望的目的。第二,功利主义教育是以教育后果实现的程度为标准来评价教育,即教育评价的标准并非依据教育自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以教育结果所带来的经济和物质利益的多寡来作为评价标准。第三,功利主义教育执著于幸福、利益数量的最大化,而忽视甚至牺牲了少部分人或者弱势群体的利益。

三、历史上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博弈

二者的论争始于古希腊,功利主义思想最初是以快乐主义表现出来的。其代表人物有阿里斯、提伊壁鸠鲁等。他们都认为,凡给个人带来快乐的行为,才具有伦理价则认为,精神快乐比肉体快乐更为重要。与之相对,亚里士多德则提出发展人的理性为的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基本特征在于人的理性,只有充分发展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他提出自由教育的实施条件:一是要有闲暇时间当自由人无需为生计奔波,才能专心从事崇高的沉思活动,为发展心灵的目的而运用、发展理性。二是设置自由学科。只有不为任何功利目的而设置自由学科,才是自由人所应学习的内容。

四、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当代辨析

在历史上,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进行了长期的论争与博弈,时至今日仍在持续。事实证明,真正成功的教育既离不开自由也离不开功利,单纯的坚持自由或者利都将遭到失败。要警惕避免推向极端的单一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首先,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其次,教育应促进人的个性的多方面自由、和谐发展。这两种需要,无论自由教育还是功利教育都不能单一完满的实现。教育需要帮助学生们打好坚实的人格基础,促进人性的自由、完满的发展。这样,才能承载未来社会中各种挑战与机遇,才能承载未来无限拓展的创新空间。现代社会,强调教育的功利性本无可厚非,但仅仅强调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而否定其非功利性价值是片面的。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是教育的理想,这种理想在《学会生存》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不应是各执一端,时代需求两者的融合与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具有完美人格又能与时俱进的人才。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年轻女性的男色消费现象研究 下一篇: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与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