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岛涂:“漆”之尚品

时间:2022-08-14 12:14:09

早在汉唐时期,中国漆器繁荣一时,东传日本。在此后的岁月里,中国人渐渐摒弃了这种华丽且貌似缺乏变化的物件,转以将瓷器文化发扬光大。与此同时,漆器却在日本落地生根,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代名词。百年之后,当西方人来到东方,给中国命名为“瓷器”(China),给日本命名为“漆器”(Japan)。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曾有过这样一段比较陶器和漆器的文字,被人诵为经典:“食器之中,陶器虽不差,但陶器并无漆器之阴翳、深味;手触陶器,觉其重、冷,而且传热快,盛热质物是不便的,又有叮叮之响声。漆器予手的感觉却是轻、柔,近耳旁亦几不出声;我手捧盛汤的漆碗时,掌中承受汤之重量与暖温的感觉,甚感欢喜,正如支撑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的肉体。”

如此诠释“漆”的内涵,可见漆器在日本文化中的分量。各种漆器伴随了日本国民千百年:出世婴儿要去神社取名;途经的鸟居门是朱漆所髹;步入彼岸的逝者,家人要为其建起黑漆莳金的牌位、置办漆制的佛坛……

漆之冠

狭长的日本列岛,有22个日本通产省指定的传统漆艺产地。岛民们很好的利用岛上相对不频繁的交通,冬日大雪难以出行所给予的居室闲暇,他们把时间花在了潜心专注于漆艺的制作工艺中。

早在汉唐时期,中国漆器繁荣一时,东传日本。在此后的岁月里,中国人渐渐摒弃了这种华丽且貌似缺乏变化的物件,转以将瓷器文化发扬光大。与此同时,漆器却在日本落地生根,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代名词。百年之后,当西方人来到东方,给中国命名为“瓷器”(China),给日本命名为“漆器”(Japan)。

在众多的漆艺产地中,轮岛是龙头老大。它位于能登半岛,隔日本海与中国相望,年平均温度15℃,湿度75%,与大漆干固的最佳条件相近。或许,正是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轮岛的漆器。

轮岛漆器又叫轮岛涂,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和其他品种相比,它的特点是美观、耐用,其典型特点是色彩比较厚重。轮岛涂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成为了国际观光者们竞相选购的上乘佳品。

轮岛的漆艺工房被称为“长屋”。其实,这是日本的一种传统街道格局的子单位,即面向大街的是店铺,其后分别是工房、材料库房和居室、卫生间、厨房等。厨房后又有后门,通向后面的小街。这样的空间单位形成了一家家漆艺产品销售和制作兼备的店铺,其中有家族几代人的大店,也有夫妻俩的小店,还有兄弟几人或者志同道合者们组成的综合店。其中既有从底胎到完成都出自自己工房的运作方式,也有将底胎、下涂、中涂等工序都外包的,自己只完成最后部分的运作模式。

轮岛的漆艺产品之所以能够长期领先,在于近邻大海,得天独厚的温湿气候,使用当地的硅藻土。岛民们很好的利用岛上相对不频繁的交通,冬日大雪难以出行所给予的居室闲暇,他们把时间花在了潜心专注于漆艺的制作工艺中。另外还在于本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商人们的努力。当然,漆艺研修所与漆艺美术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漆之艺

日本漆器的美在于工艺的精,工艺的精却是日本历代匠人技师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日本漆器由全手工制作,工序繁复相当耗费时间。以轮岛涂为例,仅制坯就需要2年时间,然后用6个月涂上超过100层的漆而完成。而且人们还用手绘的金页片来装饰漆器。一般漆器的颜色是黑色或者红色,不过现代工艺已经发展了很多其他的颜色。一般来说整个工艺分制坯、上漆和装潢三个部分。

首先是制坯,包括切削、初始涂漆、打磨、复涂、剖光等六个步骤。就是用刀具切削器具的坯型;然后反复的涂漆,每一次过程中都用刀具把不平滑的地方切除以保证表面的光滑,确切的说这个时候所上的漆还只是干燥漆。

紧接着是重头戏的上漆。上漆共分3层次,下涂中途和上途。下涂分3次,每次都是涂好以后剖光,最后一次用水剖。中途只用水剖,并且开始用比较好的漆。上途开始用黑、红色好漆,但要求工匠的技艺较高,一般都是10~15年工龄的艺人才有资格从事上途。

最后是装潢。在3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工艺争奇斗艳,目前流传的有6种主要的手法。包括莳绘:在漆器表面涂金粉,银粉或者珍珠粉的工艺;沈金:在表面刻纹路,填充金粉,银粉或者珍珠粉的工艺;吕色:反复打磨直到漆层薄而透亮的工艺;剖光:套不同颜色的漆并反复剖光的工艺;梨地:在套漆和剖光前撒金银粉的工艺;干漆:在最后套漆的过程中撒干的漆颗粒的工艺。

继续的力量

日本有很多全国性工艺展,其中最著名的是日本三大派展览,即“传统派”、“日展派”和“生活派”。它们都有相当的历史,对日本现代漆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1954年开始,以陶艺、染织、漆艺、金工、木竹工、人形和其它工艺7项门类作品参选,经严格审查,举行了首届“日本传统工艺展”。日本谚语云:“继续就是力量”。50多年的不二追求,今天已见成效。它给日本包括漆艺在内的各种工艺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传统工艺展漆艺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增村纪一郎先生曾说:“传统磨漆工艺奠定了精密仪器制造的工艺基础。比如,在日本照相机镜头等的手工研磨技术,是与传统磨漆工艺不无渊源关系的。”

如果说,传统工艺展强调工艺技术、纹样和造型在古典审美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那么,“日展”就另有主张:“创作性”,可以一语道破日展工艺的特征。“日展”,对“创作性”的追求,即工艺的“纯艺术性”追求;“审美表现力”的追求和对美的欣赏。“日展”,相当于中国的全国美展,但并非5年一次,而是一年一次。每年约在11月3日至11月24日之间,在东京都美术馆举行。在这个作者群体庞大的展览会中,平面、立体各种材料的作品分为数十个展厅展出。展览期间犹如盛大的文化节日,馆内人头攒动。每件入选作品都被印成明信片,他们的学生、粉丝和喜欢的人都会来捧场。

“日本生活工艺(CRAFT)展”,标榜其为生活派,主张既不和传统派相同,更不与日展派同流。其主旨来源于日本朴素的民艺和现代设计。传统的古典工艺高高在上,略显冷寂,可望不可及;而“创作性”的纯艺术趣味,是高雅的形而上,难以成为实实在在的日常所需。日本民艺大师柳宗悦的“民艺论”给生活派以理论支撑。数十个漆艺产地使好的设计得以实现,生活派真正重视“工艺=用+美”中的“用”之功能。在桌子、椅子、漆碗、漆盘和筷子等物品上,将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都纳入设计、制作中,使人得到全方位的美感享受。此展多在百货大楼、设计创意的场馆中举行。作品少有装饰,素髹为主,流畅的漆刷笔触凸显出质朴无华的美感。

上一篇:品鉴10款至尊珐琅表 下一篇:英特男衣橱必备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