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运营商谨慎前行

时间:2022-08-14 11:21:09

云计算运营商谨慎前行

在一个由许多不同肤色的面孔组成的短片中,“2011年春季亚太媒体高峰会议”在马来西亚拉开了帷幕。这次,云计算成了热点。

“未来如果没有云,运营商将会很艰难。我们现在更多地在关注云服务。”Verizon全球IT解决方案主管Mark Beaumont告诉记者。

不过,面对博科、塔塔通信、惠普等云计算新老面孔的热切营销,中国移动、Verizon、英国电信等运营商的部署计划却略显保守,它们为何对云计算如此谨慎

运营商部署谨慎

“当运营商利润下滑、投资回报减少的时候,就是需要改变的时候。”英国电信(BT)环球服务亚太区营业总监陈大伟告诉记者,过去15年中,BT做了很多改变,近几年把主要精力投入在云计算上。

对于运营商来说,云计算是一种设施,任何应用都可以服务的方式交付给客户。目前,BT向全球500强的大客户提供云服务,“这样我们可以很快收回投资,成为行业领先者。”在陈大伟看来,与谷歌、微软、IBM提供的前端设备不同的是,BT提供的是后台服务。

不过,虽然运营商都在或多或少地应用云计算,但在实际的部署上却相对谨慎。由于考虑到标准和安全问题,它们只是根据实际业务发展要求,引入一些典型应用方案,提供一些区域性私有云,离大规模普及还有较长时间。对于运营商来说,在部署数据中心时,网络必须具有极度简化、不中断网络、保护投资、应用优化这四个特性,才能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持续运营。

“面对云计算,对于中国移动这样的电信运营商来说,要思考云计算时代自身应该以何种角色来参与。”在中国移动美国研究所云计算总监唐仁杰看来,运营商级别的云计算作为运营商的一项信息服务,在数据中心足迹、网络基础设施、客户服务系统、服务交付的可信任等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早在2007年,中国移动就启动了云计算,但直到2010年5月才了其对云计算研究和开发的成果,即“大云”1.0系统,并且制定出了从1.0到3.0版本的不同发展策略。

标准不成熟

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对云计算部署谨慎,与云计算的标准不成熟有关。

“每当我们谈到云计算,客户就非常困惑,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减少云的神秘性。”虽然惠普在全球已经部署了几百个云计算中心,但惠普云解决方案和基础设施营销副总裁Steve Dietch依然认为,云计算标准不成熟。

“每家厂商都有关于云计算的不同见解,但不要忘记,商业的必要性是由消费者需求推动的。”作为论坛的第一位演讲者,Brocade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John McHugh被很多同行称为“很有远见的人”,他一上台就先泼了“冷水”。

“涉足云计算的厂商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一些标准,让它们都遵循一个标准,这种可能性很小。”John McHugh表示,此外,安全也是云计算不可忽视的问题,整个产业都在关心。

事实上,针对云计算标准的讨论由来已久。有资料显示,2010年,80%的数据中心缩减了服务器。虽然大多数商业用户已经接受并采用云计算,但安全依然是CIO们最关注的问题。在一项调查中,有70%的CIO担心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此外才是性能、厂商锁定问题,以及可使用性、服务水平协议的挑战等。

云计算标准的滞后,还因为没有正式的云计算联盟或组织系统推动。可喜的是,目前已经有一些机构开始着手云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国际上已有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ETSI)、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等13家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组织参与云计算标准的制定。

亚太将成新市场

今年,智能手机和联网设备市场保有量将超过4亿部,存储、高质量、高影响力的视频和图像,都会推动处理和通信需求的提升。目前一些厂商已经在关注亚太地区客户的需求,并表现出对亚太市场有浓厚的兴趣。

“云计算目前最大挑战是如何得到市场的正确认识,云计算企业必须学会去‘教育’市场。”塔塔通信市场营销和策略副总裁Amit Sinha Roy告诉记者,作为塔塔通信的战略产品,云计算近年来也被投入了大量资金,预计未来3〜4年,整个塔塔集团的云计算收入要达到2亿〜2.5亿美元。

“亚太地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用户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强,欧美地区传统IT设施已经比较完善,接受新技术的再造成本更高。”John McHugh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采访时预测,未来几年,亚太地区云计算市场的增长速度会较欧美地区快约50%。为此,Brocade已经在亚太地区投入了1亿美元进行用户培训和产品演示,以“教育”用户接受云计算。

链接

2014年700万部设备将连接到云

在2011年春季亚太媒体高峰会议上,IDC澳大利亚研究副总裁兼亚太区最终用户和移动研究助理副总裁Tim Dillon预测,2010年,80%的设备都与云相连接;2014年,有700万部设备连接到云,其中,200万台PC和云连接,有500万部的机器使用云。而据IDC数据,云计算平台上将有80%的内容是由个人所制造的,也就是说,是消费者而不是由公司产生内容,上传的数据都是个人信息、SNS和博客等。

上一篇:《计算机世界》第5期一周看板(二) 下一篇:移动计算的两个“随时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