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诊查要点及心得

时间:2022-08-14 10:15:10

近年来,乳腺癌在大城市的发病率正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首位或第 2 位常见的恶性肿瘤[1]。乳腺癌的 5 a 生存率在原位癌为 100% ,I 期为 84% ~ 100% ,II 期为 76% ~87% ,III 期为 38% ~ 77% ,表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1]。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在于各种检查手段的联合或选择应用,它是获得早期诊断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7 例,均为女性,年龄 39 ~ 76 岁。绝经前25 例,绝经后 2 例。临床表现: 无痛性肿块 19 例,有乳腺增生病史 24 例,溢液 2 例,临床触诊阴性 8 例。

1. 2 检查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检出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 25 例,结节内或周围可检测到血流信号 20 例,结节超声弹性评分在 4 ~ 5 分 21 例,乳腺增生 2 例。9 例病人作钼靶检查; 单纯钙化 6 例,局限性致密侵润 2 例,乳腺增生 1 例。3 例临床触诊阴性的行穿刺活检。

2 结果

27 例病例全部均经手术切除确诊。

3 讨论

是女性的第二性器官。短暂功能是泌乳、哺乳,永恒功能是女性的特殊功能,体现在性、爱、美三个方面。健康美丽的给了女性作为女人的尊严。现代手术和放疗仅对局限于乳腺范围内肿瘤效果较好。然而大多数乳腺癌在被发现时已有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其病死率较高,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临床分期的早晚,直接影响到治疗和预后,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决定性因素并非完全在于治疗手段的完善,最关键的还是早期发现[3]。目前,早期乳腺癌的定义尚未统一,病理组织学的早期乳腺癌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早期浸润、派杰氏病及肿瘤直径 < 0. 5 cm 的微小腺癌,及临床扪不到肿块的乳腺癌为早期癌。早期乳腺癌因缺乏典型症状容易漏诊,特别是一些临床触诊阴性病例。因此,对乳腺增生日渐加重,腺体局限性增厚的人群应进一步检查、检测。

由于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引入,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有了很大提高,在乳腺腺体局限性增厚或弥漫性增生时,超声检查出现无明显边界、形态不规则、可有强回声光点伴声影、肿瘤内部多为不均匀低回声时,应警惕早期乳腺癌的可能。彩色多普勒检查肿块内有较丰富的高阻动脉血流也可提示乳腺癌的诊断。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对于发现较小的乳腺癌具有更大意义。超声弹性评分在 4 ~5 分者多为恶性病变。但是,部分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如髓样癌和黏液癌,以及一部分合并坏死、液化的恶性病灶,影响了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性[3]。乳腺钼靶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乳腺癌的发现越来越早,现已成为乳腺检查的主要手段。早期乳腺癌在钼靶 X 线上的主要特征为微小钙化,小结节影和乳腺结构不良。微小钙化是导管内癌常见的乳腺摄片表现。但对青年、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细胞学检查是早期乳腺癌诊断的良好方法。对、乳晕湿疹样病变的涂片及刮片检查,有利于湿疹样癌的早期诊断。针吸活检,准确率可高达 86%。如病人较胖、丰满、临床扪诊不清时,可用超声引导进行穿刺,以提高准确率。

近年来 MRI 应用于乳腺检查,对早期乳腺癌有更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但检查费用昂贵,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钼靶检查有利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对临床触诊阴性的行穿刺活检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通过本组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我们认为,要重视乳腺增生症状,特别是乳腺增生日渐加重,腺体局限性增厚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钼靶检查有利于发现早期乳腺癌,对可疑病灶,特别是临床触诊阴性的行穿刺活检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上一篇:电子白板下英语复习教学革新 下一篇:创新性实验项目及电子设计竞赛的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