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作业批阅中的角色置换

时间:2022-08-14 06:12:24

高中政治课作业批阅中的角色置换

问题的提出

新的学年,我们专注于政治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问卷、个别谈话、检查作业效果等形式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方式与效果进行了思考和调查。发现大多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在形式上更多的是采用√和×,在结果上以优、良等级记录,在时间上经常没有能够做到及时反馈。因此很多时候、很多学生都只知道错在哪里,却不清楚为什么错,更不明白怎样纠正。作业效果大打折扣,不但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更甚的是离批改评价的初衷相差甚远。

在教学实践中,贯彻省教育厅精神,革新作业形式,改变传统作业的单调乏味;革新传统的批阅方式,探索新的作业批改方式,变教师批阅为学生互批,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互换,充分实践学生自主的作业批改方式。

具体方式:包括四环节:

一、教师预批:

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抽阅,从上交作业中随机抽取6名学生(随机抽取的这6名学生也是后面作业跟踪反馈的对象)的作业,了解作业的质量,如答案的完整性,思考的开放性,书写卷面情况等,通过抽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初步掌握学生作业的优缺点,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为后面的作业批改先行备课。

二、学生互阅:

利用课堂伊始的5分钟。

1.教师分发作业本,注意交叉分发。

2.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反思上次学习特别是作业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并进行相互点拔,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发言对本次作业的设问及作答进行分析,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质疑,鼓励学生多角度进行问题思考和思维的创新,广开言路形成较为完美的答案。

3.学生依据形成的答案批阅作业,指明所批作业的优缺点,写出批语(即作业的优点或者意见和建议),注明时间和批阅者姓名。

这一环节虽然简单,但有多种作用:一是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前节课的教学内容,温故而知新。二是可以使学生养成反思和发现问题的习惯。学生亲历作业答案的形成和作业的批阅,通过讨论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依据问题开展学习的自觉性。三是批阅作业要签名,因为某一个学生的作业不是固定的同学批阅,通过签名方式一方面可以暗示学生在批阅作业时要有责任心,注重作业批阅的质量,另方面便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三、记录矫正:

互批后的作业本要返回给作业本主人,由学生就作业本上同学给予的批阅进行对照、修改,并把做错的题进行记录(标记在作业本两侧的空白处,要做到整齐规范、一目了然),也就是做错题记录。错题记录可作为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的依据。

四、反馈与评价:

1.教师抽查

教师抽查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并做问题记录。教师不固定抽查学生,而是只需锁定作为先期备课抽查的6名学生即可,并做好相关的作业问题记录,把好批阅关。

2.学生评价

每一个学生既是作业的批阅者,又是被批阅的对象,他们都亲历这个作业答案的形成过程,明确作业答题的各个要求与细节,因此在拿到自己作业本的时候,定会对自己作业批阅的质量有一认识,形成作业批改质量的判断。在这些判断基础上,我们每月组织一次评选,评选出学生中的批阅明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取得的效果:

1.作业的功能得以实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2.共同提高成为现实,潜能生普遍进步,优秀生更加优秀。

3.教师负担减轻,增强师生的幸福感。

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自主批阅作业不能盲目的、机械地加以运用,尤其不能将其视为纯教学技术,而忽略学生的感情等人文方面。

2.从形式上看虽是学生自主批阅,其实并非教师不作为,整个自主批阅要通过教师预批、记录矫正、阅后教师抽查等环节,置于教师的操控之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做到游刃有余。

3.自主批阅要建立在学生具备相应的认知与能力基础上,角色的互换要从学生的学识水平和学科的特点出发,不能邯郸学步。

上一篇:让思维的火花竞相迸发 下一篇:让“温室苗苗”开出“自信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