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在和谐氛围中学数学

时间:2022-08-14 05:22:53

让小学生在和谐氛围中学数学

“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与精神契合,人与人交往的双方对话”。人类不可能在沉默中生存,学生也不可能默默地被动接收外界强加的知识,课堂应该是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因此,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的有效度与师生双方态度和情绪相关,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感受性就灵敏,思维就活跃,从而对知识的理解、获得就快。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1 激发兴趣。兴趣是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有了这一倾向,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表现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做为个性发展的心理因素之一,是我们必须十分注意的一个方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情感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动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和谐、友爱和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1)幽默的比喻,可引发兴趣。数学知识有些是很抽象的,用语言是难以讲清楚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插入一些幽默风趣的比喻,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情感,而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如:在教学“5以内的减法”时,根据一幅画树图,让学生列出一道减法算式,有一位学生列出的算式是3-3=2.我说,三个苹果,吃了3个,还有2个,哇!真棒啊!这样,三个苹果永远也吃不完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比喻,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诱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游戏活动,调动兴趣。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较短,恰当的插入游戏,可以吸引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自觉地投入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如:教学“几”与做游戏,兴趣马上空前高涨。我让几个学生搬来椅子,到讲台前排成一排,让学生数数有几个人,小珊排在第几个?小彬排在第几个?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学生尝到提问题的乐趣,也品尝了回答问题成功的喜悦,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掌握得也非常好。真是一举三得呀!

1.2 营造氛围。

学生课堂学习的激情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所以,在教学时,我总是根据本班的实际,努力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把学生兴致充分调动起来。如:在教学加法的时候,我营造了这样的氛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参观海底世界吗?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参观。小朋友,你看见了什么?二位学生手上各拿1条热带鱼与1位学生拿的1条热带鱼走在了一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很有兴趣地提出了一共有几条鱼?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学生除了提出不同的问题,还能很直观地看到加法表示把不同的部分合起来。

1.3 鼓励求异。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面对疑难问题,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知识水平的差异,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也不一样。对于踊跃发言、勇于质疑、提出不同看法的学生,教师应多加爱护、珍惜,并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引导他们大胆探索,获取知识。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找规律填数。我出示了5个圆形,前三个圆形里分别有三个数是2、4、6,还有2个圆形要学生填数。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规律,是填8和10,只有一个学生找不到规律。而是把圆形作为花蕊,并为花蕊补上了花瓣。虽然,他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可是为了不伤害他幼小的心灵,我反而表扬他有一颗非常爱美的心灵。

1.4 兼顾全体。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表现机会,这就要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中求和谐。这样,优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取得自己觉得满意的成绩,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放手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能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如何爱护儿童。”为此,教师对学生要有“手心手背”之情,多倾注爱心,不断完善他们的个性。有人说,学生如果把老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做为'敌手',那他就永远不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学上应关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又是最亲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我设计了一堂开放课: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学生欢呼道:“喜欢”。那老师请你们用我们刚认识的这四种图形来画好吗?你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画完后要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是怎样想的,可以吗?学生兴致勃勃地画开了。十几分钟过去了,学生纷纷完成了作品。我请了几位学生介绍了他们的作品。他们有的设计的是动物,有小猴、小猪、小兔、鱼等等;有的是交通工具,有汽车、火车、轮船等等。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表现。在与同学做介绍的同时,我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轻轻松松的上课,而且教学效果竟然好得出奇。我不由得惊叹,学生的创造力是多么的了不起,他们的想象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呀!我明白了学生其实很聪明也很可爱。我想我学会了尝识学生,我会尽力让学生在充满上进、激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3. 创设和谐的活动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将由“关注学生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将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将数学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的“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熟悉的现实情境中体验理解数学。并且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将亲身体验与生活中的认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在活动探究中发挥创造性。

4. 创设和谐的学习空间

教师既要爱学生,又要有“童心、童趣”,要让学生的'尊敬与钦佩'代替老师的“威严”,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量让学生的成功多于失败,成功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培养他们对成功经验的重视,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新知,促进学生的发展。

5. 创设思考与探索的空间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度增强开放性,依照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

上一篇:在小体教学中不能忽视德育 下一篇: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法――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