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图案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的教育性

时间:2022-08-14 02:48:54

蒙古族图案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的教育性

引言:本文从民族性、对自然的崇拜以及精神性三个方面阐释蒙古族装饰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归纳运用的原理作为教育性,使室内的设计与蒙古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运用本民族的图案装饰室内环境,凸显民族特性又具有亲切感。另一方面是蒙古族对大自然的崇拜,装饰图案的衍变是由草原上生活的场景、植物、动物的形象而来,由生活的经验而形成教育手段,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具有在场性,室内空间像似在大自然中一样。再一方面蒙古族图案中具有精神性,其中包含愿望与向往,象征着蒙古族强悍、健壮、淳朴的精神。

一、 蒙古族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具有民族性与教育性

蒙古族地区的室内设计在吸收了传统特征的基础上又体现了民族性,运用的蒙古族装饰图案是蒙古族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积累的成果,具有本民族的感情、思想与精神。

蒙古族装饰图案的构成、设计与题材都出自本民族的生活,拥有独特的地域性。题材以民族的历史发展事件、民族英雄、图腾崇拜、生活场景为源泉,展现本民族的感情、精神以及视觉感受,使得蒙古族大众都能接受与喜爱,因此常被用作室内设计装饰的一部分,也用作为对家庭成员的教育意义。

图案通过对本民族的英雄、传说、地域等进行简化与归纳,夸张与变形的方法,赋予民族理念与视觉形式,其中包含:

1、对祖先的崇拜。蒙古族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会死的,继续会保佑和保护本族的成员,因此成吉思汗像被大众家庭所使用,在常用的毛毡上面、动物皮上面进行绘制,简单的形象但赋予强烈的情感与崇拜,是本民族的骄傲也是榜样。

2、神话与民间传说为题材,通过象征、比拟等手法,创造寓意完美结合的图形,进行祈祷。其中对自然景观中的风雨云、星辰、动物、花鸟等进行简化,通过象征赋予新的意义,如石榴为多子、鹿为禄,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室内环境中,满足今日的愿望与发展。蒙古族人民把自己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民族特征用这种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美化生活的同时呈现出本民族的思想,反映了蒙古族的本质特征。

3、运用方法的独特表现。蒙古族图案的组织结构是将自然纹样等以直面排列、几何规划、曲折错位、旋转排列为基本特点,常常是均匀对齐或者反复排列等形式,显示出美感。一方面,整齐、简约、有节奏的视觉感,稳定而凝聚,因为是对自然物象临摹基础上的升华。另一方面,简单而朴素,符合蒙古族本身的特点,这些图案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源于长期的生活体验和劳作提炼出来的,因此这类纹样本身的美质就获得了蒙古族人们的普遍认可与青睐,同时以一些基本的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形状派生出更多样式的旋转图形、穿插叠加等图形。

二、蒙古族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具自然和谐的特点

蒙古族的图案来源于人们常年的劳作与对自然的观察,由于环境的恶劣,生产力的低下,以及在变化莫测的自然面前,人类显得渺小无助,使得祖先认为大自然拥有无尽的力量,一切事物中都包含着神灵,因此在这独特地草原生活中蒙古族人们更多的去观察自然、观察天象,把他们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事物,如天与地、云朵、太阳与星辰、花草与植物、动物等,从这些自然的事物中临摹绘制出简单的图形,作为教育方法赋予其丰富的寓意,使其拥有情感与认知能力。

图案包括有对日月、星辰、风雨、云朵、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有对花鸟、走兽、文字等的绘制,还有把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作为题材进行创造,绘制出图案与寓意完美结合的纹样。其中对自然纹样的创造包含几个方面:

1、对植物纹样的创造, 由于内蒙古生活地域的原因,广阔的草原上面生长着数千种花草,牧民对这些花草十分熟悉, 常年放牧与孤独的生活使他们不停地观察这些花草,熟知每一种花草的特点,并且能用图案表现出其最本质的特点。其中有对源于对自然形象中盛开的花朵、叶子的摹拟描绘, 升华与抽象形成的花纹、草纹、叶子纹、树形纹等物象,图案多有对称、奔放、粗狂的特征。如花草纹:图案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花与草,两者卷曲穿插连接在一起,重复不断地延伸,赋有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含义。

2、对自然事物的提取创造,图案包含对云朵、山川、水波、蝴蝶、鹿、马、牛、羊、骆驼等生活中常见到的事物进行绘制,把复杂的形体进行简化、夸张,形成蒙古族独特的审美形式,体现其对自然地崇拜、热爱生活、热爱质朴的生活。

3、对文字的转换运用,蒙古族的文字如同篆字一样,本身具有一定的含义同时兼顾美感,由于书写的自由,蒙古族就将其转换为图案来使用,将其简单的字形运用到图案中,如寿、福、喜等得到广泛运用。

三、蒙古族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具有精神性

蒙古族的性格中具有豁达、包容、团结的特点,同时图案也具有同样地特点,如团结,蒙古族图案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圆形结构图案, 蒙古族人民把圆形图案统称为普斯贺纹,其外形看是一个圆形,其包含的寓意是生命永生,代表上通天下通地的长寿符号,是太阳的符号, 反映了民族崇拜太阳的观念,也是各民族围绕着太阳在一起的团结符号。如蒙古包是使用的圆形结构等,都是牧民们在长期生产劳动与平常生活实践中观察、体验、归纳的结晶。

民间中也流传着团结各族的“五箭训子”的故事,很多图案中也用团结的故事与精神来表现。盘肠图案,用线条相互缠绕、盘结成一个彼此联合、紧密相连的对称的形状,象征着各个民族团结会时时顺畅,无阻碍,连绵不断的意义,同时盘结时无头无尾,一体贯通也象征着源源不断的吉祥、坚强团结的象征,被大众使用,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的英雄精神,强悍与自强不息的性格。

包容的精神是蒙古族朴素生活所赐予的,游牧的生活方式赋予他们宽广的胸怀,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形成了这种心态,善于接纳与吸取先进的事物与精神,运用到自己的民族中来, 尊重他民族的特点,与本民族结合, 就如蒙古族众多的圆形图案都是源自于马家窑文化,通过匈奴等一代一代流传至今,蒙古族能与之共同和睦相处,体现了蒙古族质朴、包容的这种性格。

这些图案作为室内空间中的装饰,使用在室内的顶棚、墙壁、地面上是为了满足蒙古族人们的审美,又富有精神性,还可以用作为对孩子的教育,从生活中了解民族知识,培养人们在这种独特地生活环境中,与大自然长期孤独的相处中找到一点精神依托,在荒凉与恶劣的环境中寻求平衡价值。这些传统装饰图案在既能具有观赏价值的同时又能体现民族价值并兼具精神性与传统教育性,即没有脱离物质生活,又满足了精神需求,体现了蒙古族人们的审美需求与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蒙古族图案》阿木尔巴图编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出版.

[2]《蒙古族美术史》鄂・苏日台著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1997年4月出版.

[3]《蒙古族简史》蒙古族简史编写组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7年7月出版.

作者简介

谷岩,(1971-),男,东北林业大学 设计学学科,副教授

李晋锟,(1981-),男,东北林业大学2011级设计学,硕士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上一篇:谈《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前活动 下一篇:以故事的形式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